“或許我拖累了他?但最終他還是獲得戛納影帝了。”她笑得很囂張,因為他有讓她囂張的本錢。--夏涵《女人幫》
《對賭》。
導演是溫儁。
這一生裡提攜過丶幫助過葉懷的人有很多,其中一個是溫儁。如果說在歌唱事業上填詞人臨徆很關照他;那麼在葉懷的電影事業上,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溫儁。
當年葉懷還被認定為偶像派,甚至連他自己都認為自己是偶像派的時候,是溫儁的當頭棒喝罵醒了他。是他首先認同了葉懷作為一個演員的價值,葉懷才發現原來自己能做得更好。
最終他憑著溫儁執導的一部《萬世梟雄》奪得了金像獎影帝。
而《對賭》本身是一部港都與國內的合拍片,除了會有中資的加入與起用國內的演員與工作人員外,故事的本身也需要兩地的來回與交流。
與《妃子笑》的女人戲恰恰相反,這部戲的內容主要圍繞著兩個男人發展。來自帝都的刑警徐展在偵緝一名毒販時,順著線索意外發現了毒品的來源是來自港都。於是他聯絡了港都警方,與以方博文為首的港都刑警共同在港都展開搜查。
然而在搜查的過程中,徐展逐漸的發現了方博文的古怪之處,例如有方博文參與的行動必定失敗,但那失敗的原因卻不能歸於他的身上。有時是毒販先聞風而逃,有時是同僚自己的配合不當。
然而種種的巧合還是讓徐展開始懷疑起方博文,猜疑他是否以刑警的身份為毒販通風報信了,於是他刻意地接近方博文,逐漸地滲入了他的生活,也因此認識了女主角黃芝敏。
黃芝敏是方博文的女朋友,一個不會說話的花店老闆娘。徐展利用黃芝敏在她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套取更多有關方博文的情報,果然發現了方博文每天晚上都會離開家裡一段時間,直至清晨才回來。
徐展以出軌為藉口著黃芝敏更多的留意方博文,但黃芝敏又不是熟練的偵探,她的關注很快就被方博文察破了,並反利用了黃芝敏,製造出他想要徐展知道的“線索”。
這是一場豪賭,以性命為注,賭誰會先輸。
很多警匪片會為了刺激的打鬥場面而忽略了內容的深度,但港都的警匪片最擅長的就是同時處理這兩條線,在劇情的推進時一路或明或暗地疊加線索,適當時就加插打鬥場面,讓觀眾一邊燒腦一邊發洩心中的暴力,大呼過癮。
尤其溫儁便是這類電影的佼佼者,他從來不會輕視一部電影的內容。
一部爆米花電影也不難做到叫好賣座的效果,但走出電影院,那些電影也只能算作一部電影,它不會為你的人生和思維帶來什麼影響,而是一場閒暇的消遣。
人生苦短,溫儁並不希望把自己的生命浪費在那些讓人過目即忘丶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的爆米花電影上。他要做,那就要做到最好。
因此溫儁本人也是一個口碑。他從不否認自己也是一個商業片的導演,但在商業片的中間,也有很多加入文藝色彩的空間。在過癮的打鬥途中,也能有讓你看不懂丶讓你思考的地方。
徐良的電影同樣也是以商業元素主導,再在能夠修補的空間中填上文藝的顏色。像是那些蝴蝶丶那些不起眼的背景道具等等,都是透過一些不起眼得可以忽略的細微之處向觀眾傳達著他想傳達的資訊。
而溫儁與徐良最大的區別在於後者的那些提示都是很細很碎,你不喜歡可以忽略,同樣也能享受到一場視覺盛宴。但溫儁的則不然,他會無限放大那些提示,甚至很突兀地在一個大學教授的房間內放上神佛像,喻示著某種信仰。你不能無視那些提示,而他會帶領你去參透他們。
看完溫儁的電影,觀眾會覺得自己腦部進行了一場很耗力的運動,但那種腦部活動的過程卻會讓人覺得好爽。
葉懷看上這部戲,固然是劇本本身就有可取之處,與溫儁的淵源也算一個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女主角的遴選方式--公開試鏡。
公開遴選,意味著任何演員只要性別適合形象適合皆可以參與競逐。當然也有打著遴選的旗號吸引大眾注意,實際上卻有了內定人選的例子。但以溫儁的心高氣傲卻是不會做這種事。
在那樣的遴選中,比起名氣與人氣,實力才是大家更為看重的東西。而夏涵正正很需要這樣的機會。葉懷從不懷疑她的實力,只是需要時間來肯定。
但她很急切地想證明自己,證明她也能與他並肩,因此慢慢地透過一部部作品來往上爬的方式已經不適合她了,她需要一炮而紅,需要別出心裁的大作品來成為她的代表作,晉升到真正的一線女星之列。
“我喜歡這個故事。”葉懷把劇本放到夏涵的手裡,“其實男主角之一的方博文是臥底,警方多年前就把方博文插進社團裡,但碰巧在潛伏期間因方博文的出色表現和高等學歷,他又被社團的老大看上被吩咐進警隊做臥底。他成為了一個雙面間諜,每天遊走在極度精神緊繃的鋼線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幾年的潛伏,他擁有了雙重甚至更多重的身分。他表面上是一個警察,卻會在暗地裡聯絡及支援社團,每天都要從兩邊抽取需要的情報交換。他開始猶豫自己的身分,他明知社團是犯法,卻在極度危險的生活中逐漸迷上了那種可怕的刺激感。
“徐展是一個剛正不阿的刑警。因為兒時父親沉迷吸毒導致母親被迫為娼償還毒債的關係,他痛恨一切尤其是涉及毒品的犯罪者。可是僅僅只是出於他的懷疑,他就利用了單純的黃芝敏,要她在不知不覺下出賣自己的男朋友。他明知道如果方博文真的栽在他身上,黃芝敏一定會陷入無止境的痛苦與自責之中,但他依然選擇了那麼卑劣的方式--以正義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