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張蔓兒正坐在作坊院裡的石桌邊,桌上放有一套普通的筆墨紙硯。
她玉手執著毛筆,往硯臺上蘸了點墨,提筆在宣紙上寫寫畫畫,對一旁正在曬魚的張大海道:“哥,中秋節快到了,鎮上賣的月餅都是啥味的?”
其實她不用問,也想得到,在這個古代,月餅一開始是祭月的一種貢品,後面流傳下來,就成了民間用來互相送禮,表達情意的禮品。
普通的老百姓沒有太多講究,只是將這些當風俗習慣,年年都如此,就好比端午節要吃粽一樣。
這邊的商人也是,並沒有把月餅做的精美,只想著節日來臨,順便做一批,並沒有想在這裡頭掙一大筆錢。
見張蔓兒問起,張大海就停下手裡的活,坐過來,到了一杯茶,潤潤嗓後,就講了一下鎮上賣的月餅種類。
有芝麻,杏仁做成的月餅,有豆沙月餅,總之口味很單一,形狀也就跟普通的餅一般,圓圓的,沒什麼花樣。
這就是老百姓吃的月餅了,像京城那樣繁華的地方,聽人,那月餅製作比較精美,口味雖沒有多奇特,但形狀十分好看。
的月餅上,刻有一些寓意吉祥的圖案跟文字,像什麼嫦娥奔月,鯉魚跳龍門等等,但賣價非常昂貴,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買不起,都是一些達官顯貴,以及富貴人家相互送禮饋贈用的。
“我知道的差不多就這些了。”張大海端著茶盞,喝了一口水道。
“哥,你懂的挺多。”張蔓兒誇道,這總結的很到位。
聽完之後,她大約就明白了古代的月餅市場。
吃月餅就是圖個意境,這些老百姓只知道過節,就會買些應景的食物吃吃,並沒有多大的講究。
若是,她將月餅做的好看,又好吃,那麼還不被人一搶而空嗎?
張大海的這番話,讓她有了啟發,張蔓兒決定將月餅做成幾類價格,分高中低三檔。
高的就針對鎮上的一些富貴人家,不管是從口味上,還是月餅的圖案上,還有盒的包裝上,都力求精緻完美。
中等價位的,就少了個精美包裝,口味相對來要少一些。
最普通的那檔,是針對每個都能買得起月餅的老百姓。製作方面簡單,口味也單一,但比鎮上賣的那些月餅要好吃好看。
越想越有勁,張蔓兒腦海裡已形成一個初步輪廓,就著這幾天中秋節,大幹一場。
今個八月初九了,沒幾天了。
“傻丫頭,這不年年都這樣,咱們都吃了十幾年的月餅了,還能不知道?對了,你問這麼多是想幹啥?”張大海心裡疑惑著,看著她眼裡一閃而過的狡黠光芒,似乎又看出了一點名堂。
“哥,你猜對了,我就是要做月餅,趁著中秋,發一筆財。”張蔓兒拍著桌,胸有成竹道。
“若想要賣的好,那就要口味多,月餅的圖案好看。”張大海附和道。
像鎮上那幾家有名的糕點鋪,每年中秋就會做很多月餅賣,就有好多人買,年年都被搶購一空的。
若是妹妹的月餅做出來比他們的好吃,好看,那肯定能大掙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