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六王爺剛才提的問題,斟酌著語氣措詞道:“回六王爺的話,治國之策在於聆聽大臣的意見,關心百姓生活。比如這次,皇上因為戰事,給老百姓減了三年的苛交雜稅,並給參軍計程車兵一些獎勵,此舉甚好,老百姓大贊明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這一番言論,讓六王爺神色變了變,隨即滿意一笑擊掌道:“果然是個人才,看來你志向在於報國,本王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這番話,無疑是天上掉下個餡餅,劉子文並沒有因此暈頭轉向。
他這一路走來,吃了多少苦,還抱錯了衙門大腿,差點被連累。
這次的會試,他有信心考中,到時去了殿試,在好好發揮,為國報效的機會,就等著皇上親自安排。
而六王爺這時,約他私底下見面,向他丟擲了橄欖枝,這一舉動讓他受寵若驚的同時,也有些惶恐不安。
劉子文小心翼翼道:“多謝六王爺賞識,草民一定會竭盡全力,為大盛盡一些綿薄之力。”
他此生的抱負除了要揚眉吐氣,出人頭地,便是報效朝廷。
六王爺拍著桌子道:“不錯,難得你有如此志向,屆時殿試時,本王會在皇上面前替你美言幾句,你只需正常發揮,本王保證你能高中。”
劉子文思緒複雜,六王爺的示好來勢洶洶,讓他一點準備都無,只道:“多謝王爺青睞。”
六王爺的氣勢太強,有種常年身居高位的壓迫感,又帶著眼光獨到的犀利。
“無須客氣,世人皆知,本王愛才,特別賞識你,願意為你的仕途保駕護航,等你高中後,可不要忘記本王的滴水之恩。”
這意思分明就是要將他納入旗下,為他所用。
如今的朝堂,六王爺名聲赫赫,權勢滔天,大有功高震主的意思。
大盛跟蠻夷之戰,六王爺交出了虎符,並未參戰,是皇帝禦駕親徵,得了軍心跟民心。
再加上這段時間,相繼落馬的貪官汙吏,有一大部分是六王爺的人。
朝堂形式如此嚴峻,六王爺人才流失嚴重,這才找人補足這個空檔吧?
他劉子文飽讀詩書,一心要考取功名,對於這些朝堂之事,格外的注意。
只要稍微探知朝堂動向的人,都能看出,六王爺跟皇帝明面和諧,暗地洶湧。
這時,他若投入六王爺名下,豈不是自毀前程。
見他沉思這麼久,六王爺挑眉不耐道:“怎麼?劉公子是覺得跟了本王埋沒了前程?”
能拉攏他,分明就是看得起他。
“王爺息怒。”劉子文盡量用不惹怒對方的方式,平和道:“草民怕是難當重任,辜負了王爺一片心意。”
如此拒絕,語氣委婉,但也表明了自身立場。
六王爺眸中有殺氣拂過,看著他的眸光幽深了幾分。
這人才若不能歸於他的陣營,那就是給皇帝如虎添翼,此人如此不識抬舉,那就休怪他不客氣了。
他該不是天真的以為,在朝為官,不入陣營,就能獨自闖出一片天?
雖有一套想法,但終究太過於天真,可惜了,這個人才就這麼夭折了。
六王爺慢條斯理的喝了幾口茶,語氣淡漠道:“很好,你的心意本王收到,但願你不會回來求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