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那堆積如山的銅板,兩夫妻又累又興奮,這數銅板都數了半個時辰。
瞧著這等價於五兩多銀的銅板,張蔓兒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再次輕點了一遍,確定沒錯。
這次來鎮上,魚罐頭就帶了一百罐,粽就將近四百個,還有鹹鴨蛋全都帶來了,這一筆龐大的數量,全都銷售出去,果然有不少的錢。
那沉甸甸的半木桶銅板,這一提沉的要命,少有幾十斤吧,
兩人相視一笑,趕緊收攤。
張蔓兒揉著痠疼的腰肢:“薛川,買一輛牛車需要多少錢?”
聽到媳婦這麼問,他瞬間就懂這意思了,將這些木筐三個疊在一塊,另外三個木桶系在一起,用一根扁擔挑著就走:“走吧,媳婦,咱們這裡的錢應該夠買牛車的。”
牛車可是這些村民的主要代步工具,有了牛車,平日裡出門或去鎮上就方便多了。
這若是到了明年春耕,還能用大黃牛犁地呢?一舉兩得。
張蔓兒一聽這話,原本累垮的臉,立馬就來精神了:“走,那我們去看看牛車,合適的話就買下,這經常都要用的,省不下的。”
兩人逛了大半個牛車市場,對比了幾家的價格後,以六兩的銀,買了一輛牛車。
這錢不夠,好在張蔓兒帶了一些碎銀補上,勉強湊夠。
瞧著那老闆,數著那些銅板快要手抽筋的樣,就莫名的有喜感。
兩人趕著牛車,去了薛雨所在的位置,看著那對母忙的不可開交,還有石頭那手腳麻利的樣,都讓人不得不感嘆。
“薛川,你瞧大姑姐都應付的過來,這魚罐頭這麼受歡迎,咱們今個就租攤位,讓大姑姐長期擺鎮上,這掙來的錢,也夠他們母開銷了。”張蔓兒道。
這媳婦對大姐真好,很大方,手把手的教會薛雨,等她上手能獨當一面後,就將掙錢的機會交給她。
薛雨能碰到張蔓兒這麼好的弟媳婦,也是她的福氣。
“媳婦,大姐吃苦耐勞,長期擺個攤位不算什麼,那錢還是按照上次的五五分吧?這魚罐頭生意看著不起眼,若是天天擺,這長期以往也是一筆不的財富。”
薛川的法很公平,一人出方,一人出力,本錢兩人平攤,掙來的錢平分。
張蔓兒卻想著這方簡單,但天天風吹日曬的擺攤,辛苦的還是薛雨。
她道:“可大姑姐要更辛苦,我只不過是提供了個方。”
掙錢哪有不辛苦的,若不是媳婦肯拉大姐一把,那她現在天天在家繡花繡瞎了眼睛,一個月也掙不了半兩銀。
薛川安撫道:“蔓兒,這個方可是無價之寶,可以創造財富,原本我想你多分一點,但正是瞭解你的性格,就按上次的五五分。大姐一會聽到這個訊息會欣喜若狂的,我先替她謝謝你了。”
薛川都考慮周全了,那就按事先好的實行吧。
v本文來自 . . ]更s新更q快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