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西街有不少的酒樓,飯館,尋常人家也不會來他們這個鋪吃飯。
倒是一些做工的漢們跟趕路的客商,覺得他們家的竹筒飯不錯,入口醇香,肉汁鮮嫩,很有特色。
這若是在鋪裡吃,還有一碗骨頭湯送。
香濃的骨頭湯,伴隨著幾粒飽滿的花生,還有一些肉沫,這個味道香濃,也不油膩,很多人都喜歡。
這到了吃飯的點,連鐵生帶著幾個官差來幫襯生意了。
“連大哥,你來了,快到屋裡坐。”張蔓兒熱情的招呼著,將這些官差迎進屋。
連鐵生時不時帶一些捕快照顧她的生意,可見他的良苦用心。
“來八個竹筒飯,葷素搭配。”連鐵生道,四個人找了兩張桌分開坐,這鋪裡是有坐四人大桌的,但這會有客人,總不能去趕。
張蔓兒提出可以把兩張桌拼在一起,連鐵生擺手道:“不用了,就這樣吧,弟妹,上竹筒飯。”
這桌搬來搬去麻煩,這樣分開坐,沒多大關系。
“好咧。”張蔓兒先給每人都打了一碗骨頭湯。
薛雨則是將蒸好的竹筒飯放在託盤上,端著過來道:“幾位慢用,若是這湯不夠,一會給你們加點。”
“好的。”
薛川這會端了個凳,挨著那兩個官差坐,那打眼色竊竊私語的樣,張蔓兒就知道他在不動聲色的詢問連鐵生在衙門的事。
想著薛川忙了一上午,也沒吃飯,就給他端了兩個竹筒飯,配上一碗大骨湯。
飯桌上,幾人吃著湯,還能吃到骨頭上的肉,心裡無比滿足。
或許是這些男人的吃相吸引了路人,又或者是竹筒飯的清香飄了出去,招攬了客人。
眼看著鋪裡頭的幾張桌都滿坐不下人,更多的客人則是提著竹筒飯帶走。
今個開門紅,讓張蔓兒更加信心十足,偶爾對上薛川深邃的眼,兩人都是默契的無聲交流。
薛川跟這兩個新捕快暗示的差不多,看著這些昔日的兄弟們吃好了飯,想跟他們多聊幾句,但一看到有輛熟悉的馬車朝這邊駛來,立馬跟連鐵生等人使眼色。
一起上工多年的兄弟就是不同,對方的一個眼神就能心領神會。
很快,鋪裡頭的官差都走了,薛川拉開鋪裡的門,進了後院。
“呦,這裡開了一家新鋪呢?這竹筒裡蒸的什麼呢聞著很清香。”伴隨著一輛馬車呼哧一聲停下後,踩著凳從馬車下來的是位年輕公。
中等身材,膚色呈麥色,穿著上好的綢緞衣袍,手裡搖晃著一把摺扇,很是瀟灑的樣。
來者都是客,不分三六九等,張蔓兒自然都歡迎。
剛她還覺得竹筒飯入不了這些富人的眼裡,這不眼前就來了一個富貴公,給她增加信心嗎?
只要東西好吃,就能吸引到人。
這竹筒飯也算是特色食物了,不僅在這條街獨一份,在整個清水鎮都是獨一份。
“爺,咱們真的要在這裡吃嗎?”隨從皺著眉頭,嫌棄的看了一眼這個並不奢華的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