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章 辣眼睛

傅雲茵忙完後便提著竹籃子出門。

她先去找老李, 想先把竹架這事給敲定下來。

村東尾顧名思義便是村子東邊的最尾部, 至於哪一戶為老李家,傅雲茵還真不知道。

恰巧有戶人家於這時走了出來,她立即向前問:“這位嬸子,請問東尾老李家在哪?”

傅雲茵語氣有禮又客氣, 模樣白淨俊秀,穿著的衣物即便是洗得泛白,也不像村民一樣縫了好幾個補丁, 讓人一看就知是下鄉的知青。

被問話的嬸子打量完眼前的女知青, 便給她說了老李家的房子為哪一戶,隨後好奇的問著:“知青同志找老李幹啥呢?”

“我聽人家說老李做簸箕的手藝不錯,所以……”傅雲茵不想跟不熟的人解釋這麼多,話便這麼頓在這兒便笑笑帶過。

“謝謝嬸子告知,那我先走了, 不然這天色有些晚了呢。”

那位嬸子顯然還想說些什麼, 然而傅雲茵卻是一丟下話人便大步離開,使得那位嬸子的那句‘知青同志’出了個知字,就只能望著背影瞪眼。

“急什麼的走這麼快!”

這沒好氣的囔聲傅雲茵自然沒聽見,她快步走就是想避免掉這種只為滿足八卦而八卦的人,所以在氣都快喘不過來時, 狀似不經意的回頭瞥了眼。

見那位嬸子已經不在那兒,這才慢下腳步給自己緩緩。

依那位嬸子所言,老李家是屋頂鋪了無數幹草的竹製屋子。

傅雲茵走沒一會便看到一排土胚屋中的打眼竹屋。

許是有這門手藝,老李家門院前隨處可見各種竹製器物用品。

比如關著禽類的竹籠, 比如旁的竹棚,又比如堆在一塊的各種造型竹簍及被切成一節節不知何用的小竹筒。

只這麼一眼,傅雲茵便能感覺出老李是個對這門技藝十分熱愛的人。

許是感受到有人站在自家院前,她還沒出聲朝裡頭喊,坐在前庭低頭編織籃子的人便抬了頭。

熟悉的面容讓傅雲茵挑了眉。

這不是賣她草帽的那位老人家嗎?

“又是你呀同志。”

顯然對方也認出了她。

傅雲茵笑笑,“是呀,請問你是那位會做竹製品的老李嗎?我是第七大隊隊長他老婆張翠花介紹來的。”

翠花這名字在這年代很普遍,據她所知,大山村就不止三個人叫這名字,所以她這麼說也是為了區別開來。

聽是有人介紹,老李便知是來幹麻的。

“進來說吧。”

老李對她招了招手,待人至自己跟前,開門見山問:“想做什麼?”

“竹架,可以旋開立腳,放簸箕的那種。”傅雲茵手比劃,說著自己的需要物。

老李那滿是皺紋的面上聽了她這需求,微微皺了。

“你地上畫,老頭看看你說的是什麼。”

傅雲茵拿起旁的廢竹片,開始在泥地上畫著,也解說著:“一根杆子立著,每一節旋出來的竹枝有二或三,可以承受簸箕大小與其重量,且還得有二三支腳……”

圖加上話,老李很快便懂了其需求。

只是這種收放自如的竹架他沒見過也沒做過,所以再三與她確認細節後,便道:“老頭沒做過這種的,不敢保證能不能做出一模一樣的東西來。”

“這是你在城裡看到的?”

問的細節傅雲茵都能答的上,老李只當對方是在城裡見過這種竹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