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應該被弘揚的要數挫折教育了,可事實上卻都在一個勁的教育如何一步到位的成功,而不是如何從失敗失敗失敗再到成功;都在教育如何在成功之後吹牛逼,卻忽視了牛也是要過x生活的,更何況還沒成功呢;都在教育如何快速發家,卻忽視了家也是需要一步步一磚頭一壘頭的建設的,說到底,如今是錢的教育。
我們都在追求成功,是那種大把鈔票的成功,成功的人何其多,每一個人都成功過,卻不一定是擁有大把鈔票的成功,擁有大把鈔票的人何其少,至少不是一股腦的只透過勤奮、努力這些詞實現的,因為最勤奮的數農民,最努力的要數幹體力活的。我們都在追求金錢,我們的成功就是家財萬貫,但奈何人生路上鮮花太少,更多的是荒蕪。
我們都在看,看到了那些牛逼閃閃的人物,像中國的馬雲,李嘉誠,李鴻昌,馬化騰,王石,潘石屹,像國外的比爾蓋茨,巴菲特之流,我們都把他們神化了,卻不知道他們有多少有利條件,有多少"背景",失敗過多少次,我們只看到他們的成功,然後聽他們演講如何透過努力勤奮等大眾最想聽的心靈雞湯去成功,可真實的一切恐怕無人知曉,也無人去知曉,於是開始模仿,開始追隨,開始稱讚,卻看不到那些在成功路上被遺忘了的人,他們就是許許多多個平凡而卑微的弱者。
其實,所謂的成功學都是事後總結,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成功是不可複製的,而且那些名人的勵志故事又有多少是真實的可信的,如今連歷史都能造假,何況這些東西呢!其實,他們都是有了“背景”才獲得瞭如今的地位,但若是一個沒有背景的人,在那位置上,能有他們那種不同視角的考量與選擇麼?莫多談成功,而應為失敗多做鋪墊,因為失敗最常見,也最受打擊,一個人也許會成功,但絕不喜歡很難去承受失敗的滋味,大多數都死在了沙灘上,而不是迎水而上去衝浪。?
那些無良的輿論引導者以及那些愚昧者把金錢教育看得太重,更把金錢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卻忽視了失敗才是人生的主顏色,更沒人去關注"失敗"的教育——失敗之後怎麼辦、怎麼去承受、怎麼站起來,傳統觀念彷彿把每個人都當成超人一樣,但超人也是人啊,更何況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呢——先學習關於"失敗的一切"再去達到成功的境界吧!
<!17k>
喜歡回憶頻頻擾請大家收藏:()回憶頻頻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