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寒聲讀懂了我的顧慮,修長的手指有節奏的在桌面敲了兩下,緩緩的開口道:
“這樣的治療方式有沒有成功的案例。”
那人沒頭皺著,認真的思考了一下,過了一會之後,才回答,“治療成功的案例並沒有,都是患者在家的時候,看到了某件事、遇到了某個點就好了。
傅總,您知道的,人類對大腦的探索大多都是未知的,所以……”
不等專家說完,傅寒聲的臉就冷了下來,他大手一揮,不悅的說道,“我要用最快的速度看到這種治療方式的資料分析。”
貝利先生點點頭,“我會建立一個針對蘭姨病情分析與治療的團隊。”
最好的專家,最優質的團隊。
可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無論治療團隊多麼優秀,蘭姨的病說到底,就是兩個字——機緣。
機緣到了,她自然會恢復。
若是機緣未到。
我嘆了口氣,對貝利先生說道,“貝利先生,蘭姨對我很重要,我擔不起一點風險。”
“您放心,我們提供一個最優質的治療方案。”貝利道。
因為他們舟車勞頓,所以我們的會診會議開的十分簡短。
他們的落腳之處被安排在了染+主題酒店裡面。
一方面為了我見他們方便,另一方面染+主題酒店,是傅氏集團的第一座酒店。
以後跟傅氏集團相關的接待工作都將由染+承擔。
我們走出染+的時候,傅寒聲開了開肩,對我說,“你們公關部有多少人。”
原本還在思考蘭姨病情的我,被他這不著邊的話問的一頭霧水,一時間沒有答覆,只是狐疑的看向他。
“我說,你們公關部有多少人。”他撇嘴,再一次重複了一遍剛剛的話。
我回過神來,想了一下,“大約八人。”
他搖頭,似不滿意,“馬上擴招,建立最好的公關團隊。”
“為什麼?”我不解。
組織框架是世界頂級團隊評估而來的,沒一處的用人數量都是額定的。
公關部本就不是一線部門,且染家的服務人員都是經過專業培訓才上崗的。
公關部本就不需要那麼多人。
傅寒聲打了哈欠,“時精,時蠢。”
說完,他走到車邊,安迪幫他開啟車門。
轉身,上車。
每一步,都優雅到了極致。
可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要擴建公關部。
我跟著他上車,連連追問,“就算集團需要我擴建公關部,也要給我一個具體的方案,擴建到什麼程度,需要多少人。”
“江染,你平時嘴皮子挺靈,怎麼今天就轉不過彎呢?”
傅寒聲撇了我一眼之後,自顧自的戴上了藍芽耳機。
我這個人,如果要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會一直繞在這個圈子裡出不來。
於是,我拍拍副駕的座椅靠背,湊過去詢問,“安迪,你知道麼?”
安迪側過身,緩緩解釋,“染+主題酒店和染+會所,以後要承辦所有傅氏集團的活動。
咱們現在的人數,針對綜合體是夠了,可針對傅氏卻遠遠不夠。
每年全球各地來的考察團、乙方、子公司的負責人都需要接待。
如果要擴招的話,至少是現在的十倍,而且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