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巔,卓然臨風而立,雙手負於身後,雙腳離地寸許,整個人彷彿即將隨風而去。東方日出緩緩升起,照在卓然身上,隱隱看到紫氣環繞。
“你來了!”卓然忽然道,又一道人影出現在山巔,正是蕭峰。
“接著!”蕭峰帶了兩壇酒,看到卓然,直接將其中一壇扔給卓然。卓然轉過身來,剛好接住酒壇,身子也隨之落地。
“先陪我喝酒。”蕭峰道。
“行。”找了塊岩石坐下,開啟酒壇封蓋,兩人直接舉壇暢飲。
“以前你曾說年齡比我大,究竟為什麼?”蕭峰道。
“說出來只怕你不信。”卓然道。
“你我兄弟,我還有什麼不相信你?”蕭峰道。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連我自己也不信。”卓然道。
“先說來聽聽。”蕭峰道。
“我來自千年以後。”卓然道。
蕭峰頓時怔住。
“就說你不信。”看到蕭峰表情,卓然笑道。
“此事確實太過荒誕離奇。”蕭峰道。
“可還記得我是怎麼撮合你和大嫂在一起的?”卓然道。
“你讓我幫她尋找父母和妹妹。”蕭峰道。
“不錯,那你可曾好奇,我為何知道的一清二楚?”卓然道。
“是有點好奇,當時我還以為你能未蔔先知。”蕭峰道。
“未蔔先知?倒也差不多,這個世界的許多事,我從一開始就知道,比如你會遇到大嫂。”卓然道。
“你是說即使沒有你,我也會遇到阿朱?”蕭峰奇道。
“不錯,但要晚上兩年,而且最終你會因為一場誤會而錯殺大嫂。”卓然道。
“不可能,我怎會殺了阿朱?”蕭峰一臉不信。
“可還記得杏子林大會的事?”卓然道。
“當然記得,幸好有你出現,不然我就算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想起康敏的歹毒算計,蕭峰心裡隱隱有些後怕。
“這個世界原先並沒有我,而你,也會在那次大會上被丐幫冤枉,從而聲名狼藉,甚至與整個中原武林為敵……”卓然緩緩道出原著劇情。
蕭峰一開始並不相信,然而細細思索,發現自己每到危難之際,卓然總會適時出現,如果沒有卓然,事情當真極有可能像卓然說的那樣:蕭遠山為了報仇而大開殺戒,因容貌相似,所有罪名落到蕭峰頭上。為救阿朱,蕭峰親赴聚賢莊,與天下群雄為敵。為查出帶頭大哥是誰,被康敏欺騙,誤以為段正淳是帶頭大哥,阿朱代父受過,慘死蕭峰掌下。耶律洪基南侵,蕭峰忠義兩難全,最後自絕於雁門關。
“原來冥冥之中,二弟居然幫了我這麼多。”對比現實與卓然敘述,蕭峰心裡差不多信了,對卓然的感激更是難以言語,卓然不僅救了他,還救了阿朱、阿紫,救了他的養父養母甚至師父,這些無一不是對他萬分重要之人,他欠卓然的恩情,一生也難以還盡。
“這些對我而言,就如同歷史,所以我能事先知道。”卓然道。
“歷史上,遼國還會再次南侵?”蕭峰想起卓然執意讓他稱帝,不由問道。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卓然忽然念出這麼一首詞,“這首詞叫滿江紅,是幾十年後一位名垂千古的將軍所作。”
蕭峰雖然不善詩詞,但也能聽出這首詞所蘊含的滿腔愛國情懷,同時也聽出卓然聲音裡的深深不甘與憤怒。
“幾十年後到底發生什麼?”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蕭峰隱約猜到一些,聲音不禁有些害怕。
“女真族崛起,建立金國,先滅遼,後滅宋。金國攻陷開封,俘虜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皇族、朝臣,歷史上稱之為靖康之恥。剩餘宋室南遷、在南方建立南宋,但一百多年後,又被另一異族滅了。”卓然道。
“你說幾十年後遼國也會被滅?”蕭峰頓時懵了,他曾以為是遼國再次南侵滅了宋朝,沒想到遼國居然先滅。
“不錯,遼國日漸衰敗,之後女真族造反,建立金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我記得你應該也認識。”卓然道。
“居然是他!”蕭峰確實認識完顏阿骨打,並且救過他,當年耶律洪基外出打獵,正好遇到女真族,差點將他們全殺了,幸得蕭峰阻止。蕭峰依稀記得,完顏阿骨打和他說過,遼國常年欺壓女真,女真總有一天會報仇,沒想到直接滅了遼國。
“遼國目前還有的救,前提是能有一位明君。如今你可明白,我為何執意逼你?”卓然道。
“你想借大遼之手擋住女真?”蕭峰道。
“你若為帝,遼國或許就能勵精圖治,不會被女真滅掉,大宋也安然無事,無論對遼國還是大宋,都是一件好事。”卓然道,“如若不然,我只能先滅遼國,再滅女真,將一切提前扼殺,無論如何,都不會讓異族鐵蹄再次踐踏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