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惹今人笑!”
驚蟄姑娘剛才見到這首《卜運算元》的上闕,就知道唐棠在暗諷易安先生。等唐棠寫出“風流”、“故壘”幾字,便知他是在嘲諷剛才提到過的李易安批蘇東坡“不協音律”這件事。
她嘆了口氣,幽幽道“公子最後兩句,算是蓋棺定論了。”
唐棠默然道“有人高唱‘大江東去’、有人低吟‘曉風殘月’,本就是我華夏文化的魅力所在,不分高下雅俗。李易安嫌棄蘇東坡他們言語粗俗、不堪入耳,是忘了小令不是天生地長的,也是從山歌漁調、楚賦魏詩一步步衍生而來。既然如此,為何要裹足不前、固步自封?”
“怪不得公子說李大家‘徒惹今人笑’……莫笑古人痴,徒惹今人笑。公子滿腹經綸,弟佩服。”
驚蟄姑娘向唐棠施以文人之禮。
唐棠也起身,還了一禮。
驚蟄姑娘見唐棠表情嚴肅,捂著嘴嬌笑道“好啦,公子今日創出這‘長短句’,假以時日肯定會由荔枝閣傳遍九州,到時候,公子可就是一代詞祖嘍……”
見唐棠不說話,驚蟄姑娘有些撒嬌道:“良辰美景,不知公子有沒有興致聽小女子撫琴一曲?”
唐棠笑道“若是鐵板琵琶配塞下曲,更好。”
聽到唐棠的話,驚蟄姑娘笑容更璨。她由內室取出一把鐵板琵琶,順便換了一身大紅衣裳。
驚蟄姑娘懷抱琵琶,緩緩走到椅子上坐定,試了試音,一曲詩仙唐白當年遊覽天下所作的《將近酒》在錚錚琵琶聲裡娓娓道來。
起初,驚蟄姑娘在彈。
隨著曲入高境,她閉上一雙美目,開始變彈為拍!
於是,那股在詩裡激盪而出孤傲與豪邁,也如黃河之水,從天上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唐棠閉上雙眼,靜靜聽著這首慷慨激昂的琵琶曲,腦海中是那位站在祖龍山千年的白衣,畫地為牢,不願下山半步。
他實在想不明白,這位一聲放浪不羈本應一生灑脫的白衣,為何卻如同一曲《將進酒》,有豪邁從天而來,卻成了嘯傲千古的悲壯,奔流到海。
喜歡我真不是烏鴉嘴請大家收藏:()我真不是烏鴉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