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1章 五年改革計劃1

耕三餘一,中國封建社會時期中,歷代皇帝與農民的夢想,對於皇帝來說,讓自己的說百姓做到耕三餘一,便代表著自己開創了一個輝煌的盛世,自己也便可以青史留名,成為千古一帝。而百姓就更簡單了,能做到耕三餘一,自己一家子的生活便有保障了。

耕三餘一意思便是一家人耕作三年後,若是第四年發生了什麼自然災害,莊稼顆粒無收,但是憑藉著自己前三年所積攢下來的存糧,一家子也可以衣食無憂的過完第四年,這便是“耕三餘一”

然而,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目標,對於中國二三千年的封建社會,幾百任帝王中,能夠達成的卻是寥寥無幾。

戰亂年代就不說了,就拿封建社會時期中的大大小小盛世來說,據吳浩所知,能夠達到這一目標的,也就只有唐玄宗的“開元盛世”。

“不大,不過就是改革的過程中,阻力大了點,所以希望你可以堅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廢。”吳浩搖了搖頭,然後說道。

“那該如何改革呢?”嬴政接著問道。

看到要生氣的小衣,吳浩連忙落了一子,然後說道:

“首先,成立農業部,清丈全國上下所有的田地,將所有的田地收歸國有,然後按照各鄉的人口數量,田地的大小將田受予農民。

其二,每一個鄉每六年清丈一次田地和本鄉的人口,重新分配田地。

其三,將田地劃分為三六九等,按等級的不同,所收田稅也不同。

其四,承認田地承包政策,由承包之人和鄉長以及農民商談後便可。

其四,除開田稅之外,農民的其他稅收一率廢除,成立專門的交糧所,由農民自己將糧食運往交糧所交稅,比如一個名農民,收穫了一石糧食,那麼他便交給交糧所一成的糧食,剩下的全部都是他自己的了。”

“這,仙師,若是這樣改革,那國家還有稅收嗎?”聞言,嬴政有些苦逼的說道。

自從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重農抑商的情況遠比其他的國家來得重,農民的稅收成了秦國的稅收支柱,照吳浩這樣改革,先別說改革的阻力有多大,就是成功了,農業的稅收大大的減少,國家的收入就減少了一大半呢。

“我跟你說不清楚,你先在一個縣試點執行這個法律就明白了。”吳浩有些無奈的說道。

地主豪強往往都會隱瞞自己所控制的土地真實數目,在加上商鞅下令承認私人佔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許自由買賣土地,土地的流通量加大,這一法令讓秦國對於土地的掌控力更低了。

中國的每一個朝代,可以說都是亡於土地兼併的,可以想一下,那些地主豪強兼併了大量的土地,可是由於國家對於土地的掌控力不高,往往不知道他擁有多少土地,對於一個靠農業稅支撐的國家來說,這是最致命的。

比如地主擁有一百畝田地,他卻只報了十畝田地,這樣一來,你收稅時也只能收十畝田地的稅,等於是稅收變相的少了十倍,這就是要命的。

在加上由於地主兼併了土地,農民也只能去租他的田耕種,你收的稅就會讓地主攤到農民的身上。

這樣農民所擔負的稅就非常的重,一但發生了自然災害,農民便無法活下去,而這時,因為土地兼併,國家稅收減少,無力賑災,那絕望的農民便會起義,一個國家就會這樣玩蛋嘍。

所以對於土地,國家比需嚴格的把控。

要是現在秦國清丈土地,恐怕到時候土地的數量得翻上一翻,這樣一來,按照吳浩改革所收的稅收,也不比現在這種雜七雜八稅收加起來的少,甚至是更多。

(本章完)

喜歡小麒麟的世界之旅請大家收藏:()小麒麟的世界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