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七章

“咱們家要是和沈閣老搭上關係,不是也要糟了皇上忌諱。何況他又能給咱們什麼,總不至於要來當咱們家當了私塾先生,還想咱們家拉拔沈家後生不成。”賈赦趕緊讓人把籃子撤了,生怕老爺子再吃梨壞了腸胃。

“他倒是想的美。”從遠處走來的賈代善冷哼一聲,也不講究乾淨,找了塊地方坐了,接著道:“沈家子孫不爭氣,沈閣老苦心經營的只怕要付諸東流。想讓我賈家拉拔他們,就這點東西,我賈家還不至於眼皮子淺到這份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這個理。”賈源扔了果核點點頭,靠在樹墩上一派愜意。

賈代善難得見兒子疑惑,倒也笑了:“你不知,沈閣老和孟老太爺當年都是崧嶽先生的弟子。外面都在傳我賈家養了個好兒子,他抓住我賈家武勳門第,想用一封薦書保了他沈家安穩。”

崧嶽先生的成就可不止教出了兩位閣老,往日賈赦常常聽呂先生提起這位大家,只是崧嶽先生早已仙逝,讓多少讀書人扼腕嘆息。

彷彿明白賈赦的疑惑,賈代善解釋道:“崧嶽先生後輩極多,早前有心讓你去孟家族學,可惜....若是讓沈閣老收了你,我再是不愁了。”

這算什麼,名師輔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他看來,賈代善有點魔障了,賈赦深吸了口氣,起身對著兩位長輩行了一禮:“赦知祖父老爺的擔憂。只是天下名師何其多,呂先生與喻先生並不比旁人遜色。若赦再不成材,只怕天賦也止於此。再叫父輩功勳去換,赦有萬般不願。好男不吃分家飯,赦雖小,卻也明白這個理。赦想了許久,老家氣候適宜溫養,祖父回南反倒好些。再一個,江南乃是文風最盛之地,興許真的尋到了名師也未可知。老爺不得離京,就讓赦代父職,侍奉祖父母罷了。”

還有一個原因賈赦不曾說。庶枝好幾家都被攆回了金陵,恐怕老爺子也是想念,只是顧忌頗多。如今眼看著老頭子歲數大,他也不忍心老爺子再有什麼遺憾。

賈代善看著侃侃而談的兒子,心裡頗為複雜。居養氣養移體,刨去對自家兒子的偏袒,他的兒子已經太優秀,優秀到他每天醒來就像做夢一樣不敢相信。

天下間的父母總是這樣,不惜一切資源也要去換下一代更光明更平坦的道路,惟願他們平安順遂。

轉眼到了年關,賈母終於在過年前幾天出了月子。估摸是怕了賈老太太了,這次即使為賈家添了子嗣。行事做派都收斂了。

過年不動怒,再怎麼著,都得笑著,不然不吉禮。因此賈老太太再不喜歡她,也分派了家中事物於她。

賈赦猜測,不完全是這樣的。雖然分了家,但有幾個叔叔伯伯的老姨娘還是在的。因此年夜飯大家是要一起過的。估摸著婆媳倆是達成共識,不讓那幾位叔伯嬸孃笑話吧。無論怎樣。表面是風平浪靜了不是。

大年三十,旁的事兒都沒有要賈赦沾手的,就光準備禮服,練習禮儀了,為的就是祭祖。

古人重祭祀,按例,大年三十是要祭祖的。金陵老家一脈,神京一脈,神京這邊的祭祖地點在寧國府,賈演是族長,因此帶領著賈家男丁和媳婦早早就站滿了整個寧國府的道,捧祭器的,傳菜的,唱誦的,一通流水下來。莊嚴又肅穆。

所謂祭祖,其實就是告慰祖宗,啊,祖宗啊,我們今年有什麼成就,還有哪些不足,明年打算幹些什麼,求祖宗保佑子孫後代一定要平安。雖略有差,但大抵就是這些了。

祭祖過來就是放鞭炮了。年三十,放爆竹。一聲兩聲百鬼驚,三聲四聲鬼巢傾。十聲連百神道寧,八方上下皆和平。

一群人祭祖過後。這會才是重頭戲,拜年。

賈源最是年長,這會各個領著一群,都中那麼多房,一通拜下來,也是頗費了些功夫。

一通禮走完了,這才開宴。光是宴席,就開了二十來桌,就這兒,還是滿滿當當的。吃到一半,皇上的福菜賞了下來,又是一通繁文縟節,呼呼咋咋的,交杯換盞,好不熱鬧,待酒過三巡,小的早就坐不住啦,圍著桌子跑的,滿地兒撒歡的,長輩也不呵斥的,年長些的倒是坐得住,就是黃湯下了肚,也不體面了。

飯畢,這會有餘興的,都開了牌桌,有那推牌九的,也有打那葉子戲的。家裡不論大小長幼,各個都開始賭上了。這也是慣例了。

喜歡紅樓生涯之賈赦請大家收藏:()紅樓生涯之賈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