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認為,怎樣的姑娘才配得上兒臣?”寧時突然問史喬娘。
史喬娘看著寧時。
她的兒子在容貌上繼承了她和寧王的有點,她和寧王的長相都非常出色,寧時的容貌綜合了他們的優點,更是俊美逼人,她從小精心教導他,他的氣度,學識,涵養等都是一等一的無可挑剔……
這樣優秀的兒子配得上這個世界上最好最完美的姑娘。
最完美的姑娘在她心中是什麼樣的呢?
知書達理,容貌出挑,身份珍貴,手段心機樣樣都不差……
“我的兒如此出色,配得上最好最尊貴的姑娘。”史喬娘得意的說。
“母妃的重點是尊貴吧。”寧時淡淡的說。
史喬娘沒有說話,這個時代的婚姻講究門當戶對,他們寧王府是一等王府,自然也要挑女方的門第,至少也要是書香世家豪門大族。
“兒臣跟母妃恰恰相反,兒臣在乎的是一個人的能力,而不是身份,古家的情況母妃應該清楚,當初古家被抄家,身無分文,在路上差點兒被餓死,而現在的古家母妃就算沒有仔細去了解,也應該知道是什麼樣吧。”
“古家開了迎客樓,開了醫館,開了食堂,現在古家還有商隊,每月賺數十萬兩銀子。這些,都是古青煙的功勞。甚至,我的世子之位,也是古青煙的功勞。”
寧時說。
“別胡說。”史喬娘皺著眉瞪著寧時:“你是寧王府唯一的嫡子,世子之位本來就該是你的。”
“可是……從我生下來母妃和外祖父就努力想讓把我立為世子,一直到我十七歲,我還只是寧王府的二公子,我為什麼被封為世子,母妃應該很清楚,是因為我的人帶會了玉米和番薯,我的人辦的事功勞自然是我的,聖上念我對大楚的生計有大功勞,才封為我世子。”寧時說。
史喬娘沒有說話,寧時說的對。
寧時能被封為世子,確實是因為這件事,不然,寧時和寧豐兩個還有的鬥。也許鬥到寧王都要死了,還沒有分出勝負。
這樣的情況她之前在京城見過。
“玉米和番薯,是古青煙為我帶回來的。”寧時看著史喬娘說。
史喬娘很明顯的愣了一下,詫異的看著寧時:“你說的是真的?”
她自然聽說了玉米和番薯是古青煙和寧時一起帶回來的。但她認為是寧時故意把功勞分給古青煙的。這樣聖上才會為他們賜婚。
“兒臣不會騙母妃。”寧時說:“人手雖然是我準備的,但是古青煙告訴我,在遙遠的地方有玉米和番薯,我不能離開寧王府太久,所以,古青煙就帶著隊伍,經歷千辛萬苦,去遙遠的地方帶回了玉米和番薯。”
“他們一路上面臨很多問題,帶著那麼多的絲綢和瓷器等等,會擔心遭到搶劫,有的地方完全沒有路,隨時都要在野外露宿,經歷風吹雨打,還要面對語言不通的問題,她帶著人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經歷了很多個國家很多個部落……其中的辛苦與艱難,我不說,母妃也應該能想象得到。”寧時認真的說。
史喬娘沉默。
她當然知道,她記得自己當初從京城嫁到北地的時候,在路上走了一個多月,她還多數是在馬車上,只需要躺著,不需要做什麼,她就覺得太辛苦了,當時她還傷心的哭了幾場……哭別人成親都是舒舒服服的,而自己成親卻要在路上勞累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