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91 穿越城

回到壽春之後,穿越人爭分奪秒大搞建設。

何超遠提前回來十幾天,已經把壽春境內所需建設用地買了下來,直接就可以投入建設。而安風縣鐵礦場的用地,則是在穿越人回來之後,另派李方強、謝飛揚等五名同學帶著一群衛士前去購買,並留在那裡招工建設。這五人有三人曾參與煤礦場的建設,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

壽春境內,何超遠不但把煤場的用地擴大了一倍,給煤礦工人們建設新的住宅小區,而且又花三百萬錢買了一百頃合今2880畝)荒地,其中一半左右用來建設穿越人的新家——穿越城。

由於穿越眾與雷薄、陳蘭有不共戴天之仇,住在壽春城內已經不太安全。原本大家在進京之前就打算搬到煤場居住,如今從京城帶回數千人口,穿越府根本容納不了,所以大家離京前就已經計劃另築新城。

新城的選址,是經過一番周折的。一開始很多人主張離開壽春,到安風縣鐵礦場附近另築新城居住,避開雷薄陳蘭的直接威脅。

但是軍事組成員大多反對,因為那個地方四周無險可依,反而更加危險。萬一被人一萬軍隊包圍,就困死愁城。況且,離開了雷薄陳蘭,誰能保證沒有張薄劉蘭王薄周蘭之流。

大家經過幾天的熱烈討論,最終把穿越城地址確定在穿越眾21世紀的故鄉:淮南故地。

選在這裡,除了飽含眾人對21世紀的還念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淮南這個地方,好像天然的就是最佳的穿越地點。

首先,這裡有取之不盡的煤炭和石英砂資源,解決了發展科技所需要的基礎能源和工具。

其次,這裡北臨淮河,南靠舜耕山,往西是八公山,往東是丘陵地帶,絕對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寶地。

此時,舜耕山北麓這一帶,基本上還是森林和灌木叢生的亂石荒地,只有淮水沿岸一帶,有一小塊沖積平原,也就是今天安城鎮以北的沿河農田一帶,已經開發了大約五萬多畝合今約1.5萬畝)耕地。在今天的安城鎮王巷子村一帶,有一個三四千人的城邑,叫潘邑,顧名思義,這裡原來是姓潘的豪族修築的城邑。

穿越眾經過認真選址,最後把穿越城定在了煤場東部4公裡左右的地方,今天的火石山北麓到上郭村和辛東村一帶。

這裡南邊就是舜耕山西端的火石山,可以引舜耕山上的泉水下來作為生活用水。往北就是十澗湖,方便穿越眾生産的産品透過淮河運到全國各地。往東就是一大片尚未開發的舜耕山北麓今天的淮南市主城區),那裡到處是樹林、灌木叢和荒草,可以養羊養牛養豬養雞,有很多天然的池塘可以養魚。往西通往穿越人的煤場。

穿越城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江炳華每天拿著一本筆記本和幾名男生在工地裡指揮工人工作,本子上畫著穿越城的總體規劃圖和各區域規劃圖。規劃方案都是大家共同研究出來,由江炳華畫成圖紙,並由他帶領幾名同學負責工程監理。

穿越城是一個邊長為一千米的正方形城邑,為了節約成本不築城牆,只建城郭,全用火磚砌成,工程隊在十澗湖東邊建了二十座單窯五萬塊磚的火磚窯。

城邑裡面整整齊齊規劃著各種“小區”,比如“穿越小區”“玻璃廠小區”“陶瓷廠小區”“造紙廠小區”“酒廠小區”、“兵營”“學校”等等。

穿越小區裡有穿越人的別墅區、辦公區含辦公室、實驗室、會議廳等)、飯堂等等。其他小區也各有住宅區、生産區、飯堂等等。

兵營內有營房、校場、武庫等等,佔地六萬多平米,按照幾千人規模的兵營建設,雖然穿越眾一開始只有二百人專職私兵,但是穿越城內所有男工每五天都必須以防賊為名參加半天的軍事訓練,以便在需要時隨時可以投入戰場。

按照計劃,從雒陽帶回來的三千七百多人,除了數十名鐵匠需要到安風縣新開發的鐵礦場工作外,其他大部分將來都要留在穿越城內工作。奴婢、工人和士兵們未婚的就住在單身宿舍,結婚後就可以分配到一套房子。

如今新城還沒有建成,穿越眾大多居住在煤場、淝口邑,少數人同學在嚴格保衛下居住在壽春城穿越府內,還有幾人到安風縣開發鐵礦場。

數千名奴婢工人,除了鐵匠、玻璃匠等部分工人一來就已經可以投入本職工作外,大多數人直接參與新城建設。

此時蜂窩煤的市場正在迅速擴大,每日生産煤球已經達到八萬個以上,産量越高,成本越低,光煤場一天淨賺二萬錢以上。

其他如肥皂、麵包的銷售也在增長,豆腐、醬油、醋等新産品上市,也很快吸引大量消費者。如果依照進京前的人口計算,穿越人的資金流早已出現大量盈餘。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