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小他們卻想得通透,還是覺得房東人好,他說得如此直白,便不好無辜。至於李家,平時進出多注意便罷。
房東為何如此忌憚隔壁的李家。
原也是有事例的。
李家共有四個姑娘,後又生了個龍鳳胎,加起來便是五個姑娘一個小子。
小子是家裡的獨苗苗兒,李家上下打小就寵著。
要說長相,李家人的長相還真不錯,五官端正比較普通,不太出色。單單就是膚色,李家老老少少,就連進門的媳婦,也不知是怎麼回事,都白淨的很,並非慘白或死白,就是白裡透紅的白,特別的有光澤,顯得年輕秀麗。
李家的五個姑娘,年輕的緊,因著白淨,格外的顯水靈。
原先李家也是沒錢能買這麼好的小宅子,都是用閨女換來的錢。
第一個閨女和第二個閨女,分別送到了大戶人家當妾,如此倒也還好,雖是妾,但男人年紀不老,大閨女的丈夫也才三十出頭,二閨女的丈夫是個花花公子,長相都是有的,也不算委屈。
兩個閨女送大戶人家當妾,得了筆錢,李家立馬就拿了錢往城裡買房。
錢不是特別多,尋尋摸摸看來看去,就看中了大同衚衕的宅子,是最最中意的。
可惜,手頭還是差了點錢,怎麼辦呢!
好在家裡還有三個閨女,三閨女小是小了點,才剛剛滿十四,但也可以說人家了。
又牙婆給找了戶人家,這回可不太好,找著的主家,老爺都快五十歲了,便是家中的大孫子都比三閨女要大些。
除了這戶人家,還有另外一戶,是正兒百經的想找個媳婦,家裡窮了點,掏空家底也才十兩銀子。
李家看不上,就把三閨女賣給了第一家,得了八十兩聘金。
如此,才把看中的小宅子買下,手頭還餘了不少錢。
住在城裡不比住在鄉下,鄉下好歹能喂豬種菜養雞鴨等,家裡的男人也能下地幹活,可城裡卻不成啊。
城周邊的田地,都是有主的,想要買地,很難很難,不僅難,最重要的還是貴,一畝地得五兩銀子,還得有運氣,運氣不好,就買不著。
李家老老少少是搬到了城裡,也住上了敞亮的大宅子,但是!沒錢啊!
每天得吃得喝,家裡的獨苗苗養得嬌,人不大,花錢卻不少。
手裡的錢,說攢得多吧,幾十兩放鄉下,也能安安生生的過好幾年,但擱城裡,滿打滿算還沒兩年,錢就花了個精光。
這時候,家裡的四閨女也長大了,堪堪滿十四歲。
有了前面的賣閨女換錢的甜頭,已經習慣了此事的李家人,見家裡沒了錢,也不想著出去掙,就盼著四閨女趕緊長大,長大了好換錢過逍遙日子。
鬧著要跳河的,便是李家的四閨女。
原住在城裡的這兩年,李家的四閨女是個頂能幹的,不僅把家裡的瑣碎事全包了,還會做繡活掙錢。
也不知怎地,就跟巷口劉家老二的大兒子有了眉眼來往。
這劉家啊,一家子兩房人,老老少少全擠在巴掌大的宅院裡。倘若是一家人住,倒也寬敞。偏偏住了兩家人。
劉家老二的大兒子,能耐也是有的,跟著他吃穿倒也不愁。他呢,是個鐵匠,家裡有個小鋪子,生意很不錯。
偏偏這鋪子,是屬於二房的,二房除了大兒子,下頭還有兩個兒子一個閨女。
一家子就全靠這間鋪子吃飯。要說聘金,卻是拿不出多少的,但是!劉家人好啊,老實厚道,性情特別好。嫁過去,不說掉福窩裡,總歸不會受委屈。
別說,劉家二房的大兒子在這附近還挺吃香,有不少人家想把閨女嫁過去。
劉大力卻看上了李家的四閨女,李家的四閨女也分外中意劉大力,年輕男女兩情相悅,多好的樁婚姻啊。
李家卻不同意,沒別的原因。李家張嘴就要一百兩銀子。
話說得別提有多搞笑,說家裡大閨女出嫁時,聘金是六十兩銀,還有綢緞布匹茶果之類的若幹。二閨女出嫁時,聘金是足足一百兩銀子。便是三閨女,嫁得有點急,那也是足有八十兩銀子!
都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眼下四閨女出嫁,別的不說,聘金怎麼著也得拿出一百五十兩來!
物質上漲的飛快,這聘金自然也得跟著漲。
哎喲,這還嫁閨女呢,不知道以為這是貨品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