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提到的所謂返程器的東西還真有。當時嫌疑人就帶著。我就知道你會對這個感興趣。我馬上去拿給你看,你稍等一下。”
李一多坐回沙發上一邊,等一邊尋思:“難道還真有返程器不成?”
不一會兒,李安全就拿來一個手機摸樣的東西交給李一多:“這就是所謂的返程器。只不過我們沒有發現什麼特別之處。”
“這就是返程器?看上去就像是手機。”李一多拿起返程器仔細地看了起來,並問:“可以開啟看看裡面的構造嗎?”
李安全將一盒小工具箱開啟給李一多看,說道:“工具這裡都有,你隨便怎麼看都行。再給你一個和這個同款的手機,看看兩者有沒有不同。”
二話不說,李安全拿起手機就拆。唐老師則在一邊拿著放大鏡細細地檢視筆記本上的每一個字。
時間流逝,李、唐二人毫無察覺。累了在沙發上躺一下,吃飯的時候自有人送來飯菜。由於保密需要,李安全並沒有將李一多在國安局的訊息告訴劉嘉或者劉嘉的母親,李安全的後媽王愛玲女士。
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天。
李一多拆著返程器想:“我現階段開展的實驗已經多次將物品過去的狀態傳到現在,然後再反向將物體還原為現在的狀態,似乎沒有再發明一個返程器的必要。即便有所謂的返程器,也只有人類才能使用,我以前做實驗用到的黃豆也好、昆蟲也好根本不可能使用。”
不久返程器就被拆解成為許多部件。李一多一個部件一個部件的詳細觀察並想道:“目前我的實驗不能用於人身上,一是因為不安全,第二是人體太大。每一次傳送都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如果真將一個人傳送到10年前,根本就無法再將他傳回來,返程器莫非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發明的嗎?至少這是可以嘗試的方向。”
李一多喝了一口水繼續尋思:“如果是這樣,返程器的工作原理應當和時空儀器一樣。驅動時空儀器需要巨大的電能,而一個手機大小物體,即便是一個高效的蓄電池,提供的電能也絕對不夠用,除非是核能。而這個手機的蓄電池也絕對不可能是核能蓄電池。無論怎麼看這都是一部普通的手機。難道這是用來忽悠22歲的黃晉安的嗎?又或者是搞錯了。”
又過了一天,李安全等得不耐煩了,一大早就來到房間,主動問兩人看出點名堂沒有。
李一多首先發言說:“以我從電路方面的知識判斷,這個返程器分明就是一個普通的手機。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
李安全睜大著眼睛說道:“請講。”
“這個被叫做返程器的手機和這個新手機結構沒有區別,但是從金屬氧化的程度來分析,大概有10來年了。從傳送和能接受到的訊號的狀況來看,這個被叫做返程器的手機比新手機更加落後。從各個元器件的連線來看,應該是被人拆卸過很多次了,很多地方磨損嚴重。其它地方就沒什麼特別的了。”
李安全略為失望:“不錯,這個返程器已經被我們拆卸過多次了,也沒特別的發現。你研究了兩天還有其他發現嗎?”
“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這就是一個破舊的手機,除此之外,需要透過實驗室在高倍放大鏡下,或者做一下光譜試驗才能完全斷定這個手機經歷了什麼樣的環境。但這是化學試驗,不是我物理學的範疇。”
“看來是我找錯人了,耽誤你兩天時間了。那麼唐老師你這邊有什麼發現嗎?”
唐老師揉了揉眼睛,打了個哈欠,然後說道:“就筆跡來說是同一個人寫的,出自女性,右手拿筆。就墨跡來說大概是在兩天內寫成的,距今大概有10年,而且用的是同一只筆。書寫用的筆是一支非常常見的國産的黑色中性筆,所採用的油墨為顏料型,耐水、耐曬、不褪色。筆頭球珠直徑是0.5毫米的。目前市場上的中性筆品種較多,按筆頭來分,有不鏽鋼、鎳白銅、鉛黃銅等。就該筆對紙張的劃痕和前後的磨損狀況來說,筆頭應該是鉛黃銅的……。”
李安全豎起大拇指說:“不愧是專家。”
唐老師一臉嚴肅繼續說:“這種筆應該是近幾年才上市的。這裡面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很費解!”
“但講無妨。”
“一個人怎麼可能用這幾年才生産出的筆,寫出有10年歷史的字呢?10年前,中國還沒有這種筆出現。莫非有人在用做古董的技術將它做舊嗎?我不明白!”
“嗯,還看出些什麼?”
“還有一點讓人費解,從筆跡上來看是短時間內寫成的,但是從人類行為學中行文方式和字句的運用上來看,這就不像同一個人在同一天寫成。一個人的語言習慣和行文方式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10年前的你和現在的你寫字時的習慣是不完全一樣,除此之外使用的句法也有差別。10年後的你和今天的你又會不一樣。”
“哦,這說明什麼問題呢?”
“不好說,這有可能是幾個人一起寫的,只不過動筆的只是其中一人。就像法院審理案件一樣,無論是被告、原告,還是律師和法官,他們說的話都是由書記員一人記錄下來。此外,還有一種可能……”
“什麼可能?”
“這是一個人不同時段寫下的東西,只不過是有一天重新抄寫了一遍。”
李安全心想:“你們兩位老人家在這裡忙活了快兩天,可以說一點進展都沒有,你們還是請回吧。”於是說道:“謝謝兩位專家的指點,我們這次就到這裡吧,如果還有疑問我會再次請教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