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你的親人為何是異姓呢?”耶律世義又把姓氏的由來和於親人怎樣分離的過程,給道長講解一遍。道長點頭說:“你妹妹是出家人,應該有道號法名啊!你是否知道?”
耶律世義搖頭遺憾的說:“不知道!我們分別十七年了,當時她出家時還年輕,不可能有法號。”
道長緊鄒眉頭說:“不知道號法名尋找就困難了,在五臺山佛門地界,道號法名可以名揚各個山川廟宇,可是姓氏就行不通了。打聽你妹妹的下落很難啊。我所以問你這件事,是因為我見到你的金鏢,有所聯想。”
道長把耶律世義請到自己的修道堂內,從櫃裡取出一枚金鏢給客人看。耶律世義大吃一驚,這枚金鏢和自己的金鏢相同,正是王家祖傳的金鏢。王家制作的金鏢是獨一無二的工藝,他人無法仿製。他驚訝的問道:
“長老的這枚金鏢是怎麼得來的?快講給我聽。”
法空道長講述三年前的一段經歷;
三年前,三清寺遭受一場天火,其中一座殿堂被燒毀,需要銀兩維修,法空道長經常親自外出化緣,籌集銀兩。,這天化緣歸來,一人步行,肩背布搭子,裝滿一百多兩銀子,回奔三清寺,在回歸的路上,不幸遭遇四名匪徒搶劫,法空道長停下腳步說:
“你們違反了江湖道德山規,佛門道家的財産不許被他人搶劫,否則會受到上天懲罰的。”
那匪徒做出鬼臉蠻橫的說:“我們不懂什麼道規佛法規矩,只知道填飽肚子,要生存,你們道家不是講眾生成佛嗎?我們要你的銀錢是為了充饑活命,你把銀兩放下,給我們。再回去化緣嗎。”
法空道長氣氛的說:“你們這夥無恥之徒,不以正道謀生,反以搶劫為榮。邪魔鬼道取財,謂之執障,執障不除,必墜邪定。你們快給我讓路,否則必受天懲。”
匪徒們更加囂張,各個張牙舞爪,為虎作倀,抄起刀劍向道長砍去。法空道長見刀槍刺來,自己的一百多兩銀子不能脫身,影響自己施展武功,又沒帶護身寶劍,不能與他們面戰。只好來個倒打金鐘,鷂子翻雲,跳出圈外,使出快身術,準備逃走,當跑出三十步只遠時,匪徒們見追趕不上,有二個匪徒用弓箭射擊,這二隻箭頭直奔道長後背射去,眼見二隻箭頭要射中道長後背,在這千鈞一發之時,只聽;啪啪兩響,法空道長聽見聲音,猛地回頭,見二隻箭頭被兩枚金鏢擊中在地。他撿起一枚金鏢揣在兜裡,發現後面緊追自己的二個匪徒倒在地上。又聽見另外的二位匪徒在叫喊:
“不好啦!快跑啊!弘歷道姑來了!”這兩個匪徒往樹林內逃竄,只見有一位道姑,追進樹林。法空道長在原地驚呆了一會兒,不見那位救命恩人道姑的影蹤,就趕緊繼續趕路。
法空道長講到這裡長嘆一口氣說:
“遺憾的是救我一命的那位弘歷道姑,一直沒有與她見面,也不知道她是哪個寺院的,住在何處。由於我年歲已大,行動不便,無力外出尋找這位救命恩人,使我無法報恩,我於心不忍啊!一直遺憾愧疚到今天。剛才發現你的金鏢和我收藏的金鏢相同,我猜想這位弘歷道姑有可能就是你的同袍妹妹。”
耶律世義聽完法空道長的講述,心裡豁然開朗了,象開了一扇窗戶的暢快,疑似在朦霧中看到了親人的影子,他歡愉的說:
“這枚金鏢肯定是我家祖傳下來的,您的猜想是對的,她肯定是我的妹妹。不知她以後往哪個方向走了,後來有否訊息?”
法空道長說:“過後聽獵人說;道姑把二個匪徒除掉後,就朝正西方向走去。接著又有人傳說,搶劫我的那四位匪徒,是盤龍山山寨大王敵革的步下殘餘匪徒。據說在十多年前,這位道姑就從敵革手中,解救出一名少女,除死了幾位歹徒,斬掉了敵革一夥匪徒。人們傳說中獲悉弘歷道姑為了報家仇,會同師兄和朝廷官兵,平息了盤龍山,活捉山寨大王敵革,砍頭示眾。從此弘歷道姑在盤龍山一帶名聲大震,因此五臺山一帶的匪徒們都懼怕這位弘歷道姑。可惜這幾年身體欠佳,不能出門,始終沒打聽著恩人弘歷道姑的下落。”
耶律世義恍然大悟說:“我家那次遭難被抄斬,就是敵革的父親敵烈一手策劃的,他父子就是我家仇人,我妹妹終於實現報仇的心願,大快我心。我得馬上起程,盡快找到她,和親人團聚。”
法空道長說:“您執意要走,尋親心切,我就不再挽留了,你一直往西北方尋找,一定會找到你妹妹。”
老道長準備一桌豐盛的素齋。以表報恩之意。耶律世義師徒二人吃過早飯,告辭法空長老,收拾行裝,帶著法空道長準備的路上吃的幹糧,起程上路,直奔正西方向走去。走了一段路程。黑虎有些疲倦放慢腳步說:
“往西走,西方有那麼大,又不知道姑姑她們在哪個寺廟。是大海裡撈針,什麼時候能找到哇!咱們都找幾年了。只打聽著這個弘歷道姑的名字,還不知道是否是姑姑的道號,要想找到親人太難了。”
他象瀉了氣的皮球,傷氣的坐在地上。師傅勸解說:
“不能洩氣,只要堅持下去,終歸會找得到的,一年著不到,十年,咱們帶的盤費足夠十年用的。男兒志在千裡,站起來咱們繼續向前走!”
耶律世義拉起黑虎上馬繼續前行。
又走了三十裡路程,前面出現三岔口,有三條路呈現在眼前,師徒二人停下腳步,在思考該走哪條路對呢。這時忽然聽見前面有郎朗吟詩聲,師徒二人靜耳而聽:那邊吟道: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墜為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夫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耶律世義,走近那人身邊。見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婆,她年過古稀,全身青色衣裝,白發挽髻。面容紅潤,神采溢溢。在地上鋪著塊黃布上面寫著‘未蔔先知有求必應’八個黑字。他知道這是位蔔卦的仙婆。
耶律世義上前施禮搭言:
“老前輩!我有一事相求。”老太婆用眼打量眼前一老一小師徒二人,面帶微笑的問:“二位施主想蔔卦嗎?”
黑虎問:“蔔一掛要幾吊錢?”
仙婆說:“分文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