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慶中結束了宴席。太子喝的暈暈沉沉,由白姑和義父把太子攙扶到馬車上,耶律良親自把太子護送到燕王府。
第二天耶律良派人把槐樹下的隔牆扒倒一處,修一座紅漆圓形門,提供太子通行,後來人們稱為‘月宮門’。把太子和白姑比作禪娥與吳剛,月宮門安裝一把虎頭鎖。太子和白姑每人一把鑰匙,此門是他二人專用門,其它人員禁止出入此門。從此打通了兩座後花園的界限。這樣太子可以隨意來往督軍府的後花園,再也不用跳牆了。後來太子與白姑成婚了,人們把月宮門改叫鴛鴦門。又在門兩邊雕刻一副對聯;紅底金字,對聯是:二府相連迎燕駕,樂彈琴瑟接鸞緣。
自從太子與白姑相會後,太子的腦海裡總是映著白姑如花似玉的容貌和她那儀態萬方,裊嫋娜娜的方姿,風情萬種,她俱有最女性的溫柔和天生的楚楚動人的麗質。尤其是她那嫣然一笑,獻出一雙迷人的酒窩。勾引了太子的心魂。他們已經迷戀在情海之中了,太子時刻在思念白姑,思潮象洶湧的波濤,在他腦海裡翻滾。一天夜間睡夢中,夢見與白姑在一起,愛情激發,情不自禁,上前擁抱戀人白姑,白姑柔情一笑突然不見了。他大聲喊叫:“白姑!白姑!”驚動了門外的門衛,門衛進來喚醒太子,太子醒來原是一夢。他坐起等到天亮,急忙去督軍府後花園槐樹下召見白姑。
太子風雨不誤,每天都與白姑約會作詩寫詞,繪畫,練琴。這天白姑的‘白蓮圖’繪成了。太子學畫的這張圖也完成了。二人興高采烈的拿起畫面互相對比,難以分出高低。畫風各有千秋,別具一格。稱之世間佳品。兩幅畫面相同,景物逼真,彷彿身臨其境,畫面翼翼如生,活靈活現。以一株白蓮花為主題,四周襯託山水,花鳥。樹木等景色。線條清晰,色彩豔麗。唯一兩幅畫中不同的是;白姑在水中增添一對鴛鴦在荷花池中游。而太子在藍天空中多畫了一雙鳳凰展翅。
二人互相質問;白姑問太子說:
“你為何加畫一雙鳳凰呢?”
太子回答說:“我給此畫加一上聯,上聯是:‘鸞鳳合鳴’。
太子反問白姑說“你為何添畫一對鴛鴦呢?”
白姑回答:“這是此畫的下聯:‘鴛鴦過舞’。”
太子不服氣說:“我還能加字。”
白姑向太子飛眼抿嘴一笑說:“我也能添詞。”
太子趾高氣揚的朗誦道:“我的上聯是;‘鸞鳳合鳴贊槐樹。”
太子哈哈大笑,自信的說:“我的上聯寫的是這棵槐樹,既是你我二人的媒人,又是你我愛情的見證者。”
白姑說:“我的下聯是:‘鴛鴦過舞伴白蓮’。我這白蓮乃是此畫中的主題,你母後見到這幅白蓮圖,保證答應我們的婚事。可見我的下聯,含意之深也!”白姑得意的看著太子,發出爽朗的笑聲。
這幅對聯是:鸞鳳合鳴贊槐樹,鴛鴦過舞伴白蓮。
太子發出微笑頑皮挑釁的說:“我的鳳凰在你的鴛鴦之上,而老槐樹又高於白蓮花,足以說明,我在你之上。”
白姑聽太子說出他在我之上的戲言。他佔了我便宜,白姑面額緋紅耳赤,含羞的喊道:
“罕哥!你真壞,暗中佔我的便宜。”
白姑邊喊邊上前用手追打罕哥。。太子含笑接受捶打,二人滾抱在草地上。這是情戀的極點,燃起了愛情的火焰,青春的火花在燃燒。
儒家思想說男女受授不清,這是十八歲的太子與一十七歲的少女戀愛的舉動,扭抱在一起,是順之情理的事。而地點又在野外花園內,無有第三者,,正處於青春戀情熾烈,柔清萬斛之時,自然會沖破了種種陳規約束,突破了愛的天性,無有任何力量來阻止他們,因為一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一個是都軍府將軍的千金公主。
白姑坐起身來,整理一下衣服,兩顎緋紅,看著太子。
太子湊到白姑身邊拉住白姑的雙手柔情似水的說:
“白姑妹!我要納你為妃,我正是向你求婚!請答應我好吧?”
白姑窩縮在太子的胸懷裡,靜靜的,含羞帶怯的,溫柔的看著太子,兩額紅暈,她坦然一笑。當她聽到太子要娶自己做妻子時,她調轉著頭,一抹嫣紅從面額飛上眉梢,是那樣含羞帶怯,柔情萬種。他驚喜的離開太子坐懷,坐在草地上,整理著自己的衣裝,深吸一口氣,羞赧的說:
“可惜你是太子,要真的是罕哥該有多好哇!”
太子納悶的問:“此話怎講?”
白姑說:“你的身份是太子燕王,我雖然生活在督軍府內,但是我是蕭將軍的養女呀?我實為庶民平流之女。門戶地位相距之懸殊,我不配為你的妃子呀!再說啦;伴君如伴虎,宮廷門檻太高了,我邁不進去呀,我願意嫁給庶民的罕哥,罕哥!你辭去太子做一庶民行嗎?我跟你白頭到老,咱們相依為命一輩子,過著無拘無束的人間美滿生活,該有多麼幸福啊!罕哥能答應我嗎?”
太子哈哈大笑說:“我本是父皇之一根獨苗,被封為太子,大遼的江山要我繼續,父皇指望我傳接皇位,延續大遼江山。我哪能放棄太子呢!天不允許我呀!我定要給大遼,傳宗接代。指望白姑妹妹你給我生個小太子呢!將來即位,振興遼國。我意已定我,非你不娶,而將來封你為終身正宮皇後,我保証決不另娶妃妾,你我為終身情侶,白頭皆老。我可以對天發誓”太子要對天發誓,便被白姑用手捂住了嘴說:“不要這樣,你將來就是天子了,皇上說話金口玉言,哪能隨意對天發誓呢?天子的話重如太山,一言九鼎。你誠意我領會。可是你的父皇與母後這一關卡難以透過呀!我身份低賤,不配啊!”
白姑給太子提出個難題。
太子坦率的說:“你也是忠良之後,你的祖父就是前朝宰相嗎?你的祖輩遲早會平反昭雪的。我明天就託人去宮廷說媒,父王母後是痛愛我的,一定會答應這門親事的。”
白姑說:“但願如此。”
第二天太子來到督軍府拜見將軍耶律良,提出要納白姑為太子妃。耶律良自然滿意,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太子示意耶律良託媒去宮廷親,耶律良知道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刀把。便費盡心血想出了一人,對太子說:
“閣下納我義女白姑為太子妃,老臣我當然高興,求之不得。但是這門婚事必須透過皇上與皇後這道關卡,我推薦一人說媒必成;這人就是三朝元老,北院樞密使、宋王,兵馬大將軍仁先老臣。他因平息重元之亂有功,救過道宗皇上的性命。而且又是前朝興宗皇上的的叔叔,因此他在朝廷一呼百應,備受皇上皇後崇敬。託他說媒準保成功。”
太子聽了耶律良的話,非常高興的說:“咱們就委託老臣仁先說媒。還有八天就是母後的壽辰,咱二人一同去中京,一來給母後祝壽,二來向父皇與母後提起這門親事。你帶著白姑繪的‘白蓮圖’贈給母後作為壽禮。也許這幅‘白蓮圖’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呢。”
第二天太子和耶律良騎馬帶領二十名騎士護衛,耶律良帶著厚禮和白蓮圖。直奔朝廷後宮。
到了中京。太子拜見父皇和母後,他於白姑定親之事不敢直接對父王與母後提起,他只是含沙射影的講起說:
“母後:兒臣在南京燕王府臨居督軍府,發現一奇才女子,她能熟讀漢文,有一目閱覽雙行,過目不忘之本領,她精讀四書五經,熟習唐詩宋詞,背誦百篇詩詞。還擅長書法繪畫,其畫藝高超,如同江南四大才子。她精通琴藝,不但琴彈的超重眾,而且能譜曲,作詞。此女身為契丹漢人二族血系,有著漢人之文才。是燕雲十六州名流才女,乃是遼國少有之人才呀。世間奇有也。”
太子深知母後蕭觀音是愛惜人才的皇後。故意把白姑的才華在母後面前美化宣揚一番,給母後的腦海裡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