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節 相府往事

上京京城建都之後,遼太祖阿保機命蘇州籍漢人康默記董理等人,模仿漢城南京今北京)修建皇宮,但遠遠比不上南京都城。由於契丹人離不開草原遊牧生活,所以沒有遷都。再如上京都皇城主要是用在皇室,宮廷後妃和臣官家眷居住之地。而皇帝於大臣議政行權時,多時都在皇帝的禦帳內,稱為捺缽,可以任意移動,義似行宮。皇上在遊獵時可以隨時主政,議政,行使權利。如果遷都到南京,距離草原太遠,不便於遊獵。這也是不遷都道理之一。

由班頭領路,躍過幾條街,來到督軍府門前。大門戒備深嚴。有眾兵把守。班頭進府通告,經過層層門崗上傳,過幾刻鐘時辰,院內出來一群人迎接。為首的老夫人走在前面,後邊跟隨五六名丫環奶媽等用人。

老夫人有六十開外,穿一身契丹女人時髦服裝;左襟紫色長袍,圓領窄袖。袍內系一青花衣裙。中等個兒,身材勻稱,看上去她容顏未老,儀態萬方,舉止莊重典雅,典型契丹貴夫人形象。她看見女兒,緊走幾步上前抱住女兒熱淚盈眶,泫然欲涕的說:

“孩子!二年沒見面了,想死我了!”

女兒格裡見到母親,象失離多年的幼鳥,回到母鳥的翅膀下,摟著媽媽的頭嗚嚥著說不出話來。後面的奶媽和丫環勸解說:“快回到客廳裡吧,公主路上疲勞,需要休息。以後再論情道長。”

母親拉著女兒的手隨眾人前往後院。格裡夫人邊走邊觀賞院落建築,因王府主人寢宮在第五層院落,要穿過四層院子。得走一段路。

此府宅院建於隋朝,為隋煬帝視察北疆之行宮。後在唐朝改修,變為燕王府。後改為將軍府,建築氣勢宏偉,巍然壯觀,共分五進院套,為漢式秦磚漢瓦建築,佈局別致,樓閣高竣,軒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欄朱簷,互相連屬,回環四合,雕樑畫柱,金碧相輝,照耀人之耳目。金蟬伏於棟下,玉獸蹲在門旁。壁砌生光,門窗曜日。格裡觀罷,,工巧之極,自古未知有此也。她贊嘆的對母親說:

“這王府比上京皇宮強的多。真使我羨慕不已。”

母親含笑的說:“難怪女兒如此驚奇,自從你父親封為南京留守二年多,你第一次來南京府。都怪我們對女兒關心不夠。早就該把你接來看看。可你父親說等他告老還鄉時,再回上京看你。哪知你今日突然來了。真是可喜可賀呀!”母親自然高興萬分。

又走一段路,穿過思層院落。便來到帥府宅院,眾人奔向客廳,只見一位年進古稀的老者在門口等候,他鶴發童顏,漂白鬍須垂在前胸,目光淩厲,炯炯有神。滿面紅光,神采益益。儀表風韻,氣宇軒昂,老當益壯,帶有一種軍風氣概,實為將帥風度。他就是遼朝大名鼎鼎的三朝元老,領兵大元帥耶律休哥將軍。

女兒格裡見到父親,連跑幾步,上前擁抱父親抱怨的說:“爸爸不要女兒了,幾年不去看我。”

“怎麼會呢?你是我心肝寶貝呀!”父親含笑著把女兒拉到客廳,眾人落座。母親對女兒解釋說:

“你父親領兵常年在外,心懷大遼疆域,顧不了兒女情長,姑息了女兒。再說啦南京距上京八百裡之遙,行之不便,朝廷官使說你在宰相府生活的很好。得知皇後和相爺對你照顧的很好。我們就放心了,二年沒與你見面了,苦了閨女啦!”

母親用手撫摸女兒的臉,幾年沒見面內心歉疚。

還是父親老成見到,有多年的軍事閱歷,洞察力強,他發現女兒這次來尋乎非常,一沒帶孩子,二沒有行裝包裹,來之突然,他猜測女兒定有什麼難事,急事。來找自己。他直言不諱的對女兒說:

“孩子你這次來是否有什麼心事來找我,難道相府出什麼事了,或則你有為難之事來找父親,你照實講來,我定會給你做主的。”

女兒格裡聽完父親這番話,正說在自己的心砍上,她情不自禁撲在父親的懷裡。放聲大哭。屋內之人全都驚呆了。母親急忙上前解勸。父親見此情景。吩咐其它丫環、奶媽等用人全部退出,廳內只剩下父母和女兒三人。此刻父親對女兒說:

“不要哭了,快把相府發生的事講出來。”父親關心女兒,急待聽閨女講述;

母親用手帕給女兒擦眼淚,溫聲的說:

“你有什麼苦處都說出來,你爹爹會給你做主的。”

格裡停止哭啼,坐在父母中間,開始講述相爺出遊打獵,遇見餘瑾姑娘,想要納她為妾,便把耶律世義父女的身與相爺相約定親之事,詳細的講述給父親。又把皇後如何給相爺撐腰,支援相爺蕭浞蔔納妾,自己擔心將來的處境,都原原本本的講述一遍。

母親聽了女兒的陳述,勃然激怒,疾言厲色的說:

“這可不行,我女兒是皇上封的正室夫人,如果那女人娶進相府,受到相爺偏愛,又得到皇後的賞識,我女兒受到冷落,在宰相府一定失去地位。不行,我要去說到說到。”

這位將軍夫人脾氣火暴,性格潑辣,與女兒同一秉性。

父親對此事的看法竟然相反,他指責夫人帶有訓斥的口吻說:

“發什麼火,女人見識短淺。那位姓王的姑娘的祖父我認識,名叫王孝忠,是宋軍大將王步貴之子。王孝忠被遼軍俘虜,後被朝廷重用。他領兵平息女真人叛亂有功,皇上賞他國性,耶律)又賞他宮女為妻。他是漢人武官,胸懷漢學,學識淵博。又能帶兵,文武雙全,朝廷提升他為鹹平府留守兼林牙後來提升節度使。幾年後遭到朝廷奸臣翼王敵烈陷害,抄家問暫,。後來由蕭思溫、韓匡嗣和我向穆宗皇帝上奏摺,才給以王家冤案平反昭雪。那位叫做餘瑾的姑娘同父親死裡逃生。才到了今天地步,多命苦的孩子啊!”耶律休哥把夫人訓斥幾句,又安逸女兒說:

“不能隨意嫉妒那位姑娘,齊天皇後支援宰相蕭浞蔔把餘瑾姑娘娶進相府裡,定有預測和遠見。皇後與蕭浞蔔相是改革派,治理朝廷。喜愛漢人文士才人,想要用漢化教育朝廷官員,使得遼朝文化進步,經濟發展。皇後是位愛惜人才之人。喜得餘瑾這位才女。是如虎添翼,這對於大遼朝廷無非是件好事。你遇事要三思而行,哪能勇猛行事,事事要多為朝廷著想。”父親義正詞嚴的一番訓話,教訓夫人和女兒。

耶律休哥從來對女兒格裡嚴加管教,但他經常在外,從軍作戰,與女兒見面的時間極少。所以她自幼生長在母親身邊,受到母親的嬌生慣養,母親的叼怪蠻橫的厄習感染了女兒。母女二人性格相似,與父親決然相反。女兒格裡不但沒接受父親的教誨,反而放聲大哭反駁道:

“我千裡來找你訴苦,指望你幫我解除他們的婚事。你不但不幫我,反而責怪我。”

她啼聲哭鬧不止。母親心疼女兒,埋怨丈夫說:

“你只顧朝廷,不把女兒放在心裡,女兒在相府裡倍受委屈,你就不管嗎?”夫人對丈夫吼叫起來。

耶律休哥現年六十歲。是耶律倍太宗耶律德光的族兄弟,南院王耶律涫思之子,後封宋王。為遼國開國功臣。他作戰時智略宏遠,料敵如神,有勇有謀。勝多而敗少。平日裡‘均戊兵,綆休法,勸農桑,修武備。’保境安民。他是遼代著名的文武雙全的將才。他威震邊陲,功高蓋世。是一位寬宏大量光明磊落的英豪將軍,在四代朝廷中,成為大遼的中流砥柱,乃是德高望眾的功臣。

他一生娶四房夫人,生有二子,無有女兒,長子名曰耶律高八任北府節度使,次子耶律高十封為南京林牙。為了要女兒又娶少妻蕭氏,可是小夫人又不生育。湊巧朋友的妻子生一對雙胞胎;是孿生姐妹,剛出生耶律休哥就抱養一個女孩,對外保密,揚言是小夫人所生,起名叫耶律格裡,一直隱瞞到如今,夫妻二人把抱養的孩子似為掌上明珠,當為親生女兒。由於父親長年在外,無時間管教女兒。格裡自幼得到母親疼愛,嬌生慣養,任意成性。母女二人依仗父親是三朝員老,權勢之大,皇上都讓他三分。因此格裡才來到南京找父親幫她解散相爺娶妾之事。萬沒想到遭到父親的阻攔和反對。耶律休哥嚴厲譴責夫人說:

“你如此無禮大聲吵鬧,成何體統,失去了貴夫人身份。你哪能依著女兒的任性,人家蕭浞蔔娶妾是合理合法的,他人無權幹涉。”夫人被痛斥的無言無語,坐在一旁生悶氣。

父親走在女兒身邊溫聲的說:

“餘瑾姑娘才進入相府,他們夫妻兩人對你的態度末策沒定,你怎麼知道人家對你不好呢?遇事要冷靜,不加思慮不能過早下斷言,避勉傷害他人情感。你在南京遊逛幾天後,要立即回到上京相府,一定要和餘瑾姑娘融洽相處,仔細觀察相爺對你的態度,情感如何,如果發現異常,他們藐視你或者冷淡你,你要及時找我,我定會給你做主。”

格裡受到父親的指教,內心雖然有些不服氣,但是怒氣消了許多,心情漸漸的平靜下來。她在南京遊玩了半個月,帶著委屈回到了上京相府。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