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忍辱負重
立身卓爾青松操
挺志堅然白璧姿
餘瑾說:“此人性格琢磨不透,難以征服,為了相爺你的朝政,為了相府這個家安寧,更為了朝廷大局。我們必須把她爭取過來。”
“難啊!山河易改秉性難移,這些年皇後命我崇著她,隨她任性,嬌慣了她,她不但在相府胡攪蠻纏,傲慢無理,盛氣淩人,還有時在皇後面前,陽鳳陰違,口蜜腹劍,故弄玄虛,幹擾我姐姐施政,這次姐姐支援我納妾,正激憤了她心窩,她會加倍鬧事。”
“她為啥這樣狂傲呢?”
“說起話長了;她有根子和靠山,第一座靠山是她父親耶律休哥將軍,他是三朝元老,皇上都敬他三分,第二靠山是皇上和皇後,為了江山社稷,所以對她格外寬容任之。最可怕的是沒露面的第三靠山;她就是順聖元妃,就是當今的欽袁皇後,這位特殊關鍵人物,有必要詳細向你介紹一下;她是當今太子的生母,姓蕭,其父親蕭陶瑰,又名突忽,生有五子三女,最後一胎是姐妹雙胞胎,因為耶律休哥與蕭陶瑰是同朝之臣,又是好友,耶律休哥身下有四男無女。她非常可望有一女孩,正巧朋友生一雙孿生女兒,二人商討決定把雙胞胎的妹妹送給耶律休哥,並定下攻守同盟,互相保密,隱瞞外人和孩子。剛出生七天,就被耶律休哥的小夫人抱回家撫養。耶律休哥夫妻二人萬分高興,逢人宣揚;夫人懷孕了,生一千斤,擺席設宴,招待來賓祝賀。”
蕭浞蔔講的津津有味,聽者興致入神,餘瑾急忙追問:
“後來呢?”
蕭浞蔔喝口茶,接著講:
“俗語說的好;紙包不住火,沒有不透風的牆,這秘密被我爺爺蕭思溫知道了。他對我姐姐提過此事。當時的順聖元妃後封欽袁皇後)從她母親口裡得知她與格裡是孿生姐妹的秘密,此時聖元妃只是位妃子,在朝廷沒有地位,但此人性格與相貌她妹妹相似,她閃著光亮的黝黑臉上,一對狠逗逗的杏眼滴溜亂轉;由於她少言寡語不愛說話。他人難以接近,又難揣測她心裡老在想啥,她原先本是一名官女,耳聞目睹盡是皇上權威和王妃的華貴,當宮女時就萌芽出強烈的私慾和野心。她雖然其貌不揚,但她用奇特的手法,被聖宗皇上納入宮中,幾年後先後生下二子,長子小字‘只骨’即是興宗當今太子。)元妃剛入宮時,只是一名妃子,沒有權勢,她非常嫉妒我姐姐齊天皇後的權勢。我上任南府宰相那年,她爭先獻策,先懇求其父齊國王突忽蕭陶瑰)唉言說:‘你去找耶律休哥將軍,叫他面見皇上,把他女兒耶律格裡嫁給南府宰相蕭浞蔔’。
蕭浞蔔介紹到這裡,又喝口茶,接著講;
“元妃的父親問女兒:‘你怎麼知道她是你妹妹?是誰透露你的?’女兒著急的說:‘你就別管這些了,是母親暗中透露給我的,你得趕快找耶律休哥將軍,必須把親事弄成,這門親事,事關重大,非同小可,關系咱家族和我的前途命運。’元妃的父親‘突忽’聽信女兒的勸言,當日會見了朋友耶律休哥,講明來意,休哥自然如意,高興的騎馬來到朝廷,先後拜見皇上和齊天皇後。直意要把女兒許配於我。當時休哥將軍的地位顯赫,為兵馬大將軍,與太上皇平位。他一言九鼎,只要他有求,皇上必應。果真皇上和我姐姐齊天皇後應許了這門婚事。由皇上下聖旨。姐姐主婚,就這樣把婚事辦了,我是完全處在無奈被動的局面。直到入洞房才於她見面,發現她與欽哀皇後相貌相似。當時氣的我黯然銷魂,兩眼昏花,蒙被過夜,第二天皇上與皇後把我狠狠怒斥一頓,叫我忍辱負重,顧全大局,為大遼江山著想,給我施加壓力,逼迫我與格裡夫人情好。”蕭浞蔔講到這裡便懊悔的打一唉聲!
“當時你姐姐既然知道元妃和格裡是孿生姐妹,怎麼答應這門親事呢?”餘瑾疑問道。
“姐姐齊天皇後完全為朝廷著想,當時朝廷奸臣擋道,軍心不穩,一是;為了穩定遼朝軍權,爭取休哥將軍。二是;元妃欽哀皇後)與自己鬧對立,如果娶她妹妹做自己的弟媳,也許於她之間的隔閡會小一些。哪知二夫人格裡的脾氣如此這般糟糕。”
餘瑾問:“二夫人格裡是否知道元妃欽袁皇後)是她親姐姐?”
蕭浞蔔回答說:“格裡不知道元妃欽袁皇後)是她姐姐。她們一直瞞著格裡。”
餘瑾冷笑道:“看來這第三靠山非凡小可,你姐姐齊天皇後當時把問題分析的簡單了。只能看到片面,沒有洞察事物的內因實質。”相爺聽了夫人這簡短而有份量的幾句話,覺得另有含意,便激情的問道:
“你另有見解嗎?”
“你想;她費盡周折把自己的妹妹嫁到相府,是圖你的權勢嗎?顯然不是,因為她當時為順聖元妃,她預料到將來皇上一定加封她為皇後,又因親生兒子是太子,將來太子登基那天,她將來必是皇太後,地位權勢高於你姐姐平等。你想啊!他把妹妹嫁給你,未必的為了討好你姐姐齊天皇後。”
“她試圖把妹妹嫁給我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呢?”相爺迷惑不解的疑問道。
餘瑾經過深思熟慮,苦思冥想,反複分析事情的因果,最終推測出結論告訴相爺說:
“我的分析是;因為你在沒定二婚那個期間,她剛被納進宮中,只是名妃子,朝廷主要權勢在你姐姐齊天皇後這方,用妹妹做皇後的弟媳,暫時能緩和皇後對她的排斥,在朝廷能穩住腳跟,這是她眼前目的,最長遠,最陰險,最可怕的目的在後邊。”
餘瑾說到這裡停下來,冷靜一下,謹慎的看看屋外,聲音放小的說:“我是否語聲高了些?”
相爺回答說:“相府戒備深嚴,此時夜深安寧,無人偷聽。繼續講下去。可是我有疑義,事情能向你說的那樣嚴重嗎?”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嫁給你啦,已是相府的人了,只要嫁到相府,我就要牢記父親的教誨和寄託。一定為朝廷作貢獻,捍衛遼朝江山。我必須把我的見解講給你,因為你是我的丈夫,你是朝廷宰相,事關朝廷命運。”餘瑾很嚴肅的看著相爺。
相爺連連點頭稱是說:“夫人料事如神,卓識見遠,理智高明,我當然是聽信你的了,快講吧!我洗耳恭聽。”
餘瑾又接著推測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說:
“我聽大夫人僕寧講過,元妃被納入宮第二年就生下太子,太子剛出生就被齊天皇後抱養過來。這到手的權勢,讓你姐姐齊天皇後奪走了,她能善罷甘休嗎?從此她懷恨在心,立志要除掉齊天皇後,把權勢奪回來,自己取而代之皇後地位。甚至於他還有奪皇權的野心。但是現實的她,即沒有權勢又無地位,只好放長線釣大魚的長遠策略。你想想;她即沒有較高的權勢靠山,而自己又無超眾姿容,竟然從一位普通宮女升到皇妃地位,並得到皇上的寵愛,這是她特有的魔力。她據有獨特的智謀神策之才智,才如此平步青雲。此女人不是非凡之輩,乃是朝廷之禍根,可以說她是你姐姐齊天皇後的‘剋星’”。餘瑾講到這裡,被相爺打斷插言問道:
“竟然有這麼嚴重,我怎麼沒料到,姐姐也時常和我談論元妃之事。姐姐說有我齊天皇後的權勢,她妃子成不了氣候。”
餘瑾義正詞嚴的說:“不識事物本質,只憑直觀理事,會誤大事,甚至失去江山。束我直言,有時間為證,將來你會知曉。”
蕭浞蔔相信瑾的判斷和推測,因為他知道她讀過四書五經、孫子兵法,包括易經、史記等名作。學識超群,智慧非凡,有超前意識,觀察事物,有過人之道。相爺從內心佩服她,便請教三夫人說:
“看來這問題很嚴重,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話歸前言,元妃把同胞妹妹格裡嫁到相府,眼前目的是緩和皇後對她的排斥,使自己在朝廷站住腳跟。她最長遠的目的是把她妹妹格裡埋伏在相府裡,作一名奸細,觀察齊天皇後和相府的動向,收集資訊情報。到時機成熟時,做到裡應外和,除掉齊天皇後,這是她最終目的。可以說你的這位全權夫人格裡就是藏在齊天皇後腹內的一把尖刀。”
餘瑾毫無含蓄,耿直坦率的把要害講出來。蕭浞蔔聽罷夫人的分析和推測,內心即沉重又驚嘆!他還有不解之迷反問餘瑾說:
“格裡是否知道她自己的出生秘密?”
“我想,她現在還不會知道,因為只有你們極少數幾個人知道她的底細。可是知道的人誰也不會對她透露。”
“那麼她姐姐順聖元妃為何隱瞞著她,不挑明呢?”這是格裡進府七年來,相爺一直存在心裡一個疑問。
餘瑾笑道:“這很簡單;分析有二個原因,第一;如果元妃欽袁皇後)過早把她們姐妹的秘密暴露出來,那麼她插在相府的暗劍就會被揭穿,失去了長遠計劃。第二;如果通明格裡不是耶律休哥將軍的親生女兒。必然得罪耶律休哥將軍。自己奪權失去了靠山。所以她為了穩住陣腳,才不急於揭穿孿生姐妹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