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行看了看車廂,發現車廂裡很多地方都有不少空位,看來淡季是這樣的,小時候程行的父母在深城,他暑假寒假的時候跟著村裡的人去深城時,哪能買到座位,都得在車廂裡站20多個小時才能到,不過說是站,真困了是會在車廂的地上墊上報紙坐在地上或者是坐在行李上歇息的,但折磨也是真的折磨。
姜鹿溪第一次坐火車,是有些好奇地,透過火車的車窗,望向了窗外的風景,但安城的冬天,也看不到什麼風景,基本上都是光禿禿的田地。
對面的那名十八九歲的女孩忽然笑道:“你們好,我叫秦念,浙大漢語言文學系大一的學生,很高興認識你們,你們應該是還在讀高三的學生吧?”
姜鹿溪不是自來熟的人,她沒說話,不過還是很好奇她是怎麼知道她跟程行都是高三的學生,至於浙大,如果其他人聽到她這句介紹,肯定會很驚訝和羨慕,因為這確實是國內除了清北外一等一的學府,不過對於姜鹿溪來說,她的目標不是浙大,所以並沒有太過驚訝。
程行看了一眼姜鹿溪放在桌子上的那兩本高三的數學競賽,笑道:“我叫程行,這位是我的同學姜鹿溪,我們確實是還在上高三的學生。”
“那明年都要高考了,今天還是週一,你們這是?”秦念問道。
她在上高中,特別是高三的時候,可不敢隨意亂跑的,那時候恨不得24小時都撲在學習上,她高二的成績可考不上浙大,後來高三廢寢忘食的一路猛追,才在去年高考的時候,考上了自己夢想中的浙大。
程行把他們此行的目的說了出來。
“去深城參加競賽?那你們的學習成績一定很好了。”秦念笑道:“我當時在九江一中讀高中的時候,也去參加過省競賽。”
“九江一中,看來你是九江的人了?”程行笑道。
“嗯,我跟母親是去北城旅遊的,高中的時候我跟我媽說好的,只要高考我能考上浙大,她就要帶我去北城旅遊,去看故宮去看天安門和長城,不過這段時間她一直都很忙,就拖到了現在。”秦念笑著說道。
“雖然這些地方可能沒有書上和影視劇裡的震撼,但確實也需要走上一遭去看上一眼。”程行當時剛去北城時,對這些景點也是滿懷期待,只是真到了之後,卻發現跟自己想象當中的故宮跟長城存在很多差異,不過去一次長長見識還是有必要的。
火車上本就寂寞,兩人聊著聊著便開啟了話匣子,兩人從北城的一些名勝古蹟聊到了九江的廬山,蘆林湖,白鹿洞書院和潯陽樓。
聊到這些,就免不了要聊到一些詩詞文章。
因為潯陽樓和白鹿洞書院,一個是中國十大名樓,一個是中國四大書院。
後來,兩人又聊到了石鐘山。
蘇軾在送他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徑石鐘山時,曾在石鐘山寫了一篇遊記,就叫《石鐘山記》。
兩人聊的這些內容都是跟自己家鄉有關的,聊著聊著,秦唸的母親也參與了進來,於是這座位上的四個人,就只剩下了姜鹿溪一個人沒有吱聲。
姜鹿溪將目光投向了窗外,因為車速很快,窗外的林木倏忽而過。
秦念偷偷地看了一眼正在跟母親聊著九江歷史文化的程行,眼前這名男生雖然還在上高三,比她還要小上一歲,但懂的比自己還要多。
自己學的可就是中文系啊,歷史和古代文學她都沒少讀,而且關於自己家鄉九江的文化知識,她更是從小就在瞭解,但是瞭解知道的還沒有這個外人多。
兩人聊著聊著,已經聊到了九江的歷史人物。
如陶淵明,朱熹,黃庭堅。
“你學的應該是文科吧?而且我覺得你的成績肯定特別好,怎麼也得是你們學校的前三吧?”程行跟她母親討論的差不多時,秦念說道。
“有沒有興趣明年高考的時候考我們的浙大中文系?到時候你可就是我的學弟了,我可以在學校裡多照顧照顧你哦。”秦念笑著說道。
程行搖了搖頭,笑著說道:“我學的不是文科,而是理科,而且我的學習成績並不好,在學校裡排在倒數。”
秦念與她母親對視了一眼,都不相信。
先不說要是以程行這般博學都在學校裡排在倒數,那他們學校得多恐怖,而且要是真的成績排在倒數的話,學校怎麼可能派他來參加競賽。
秦念笑道:“都還沒成年呢,就這麼喜歡說謊,以後還得了?”
程行笑了笑,卻沒再解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