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錚輾轉未眠,林楓也是一樣。
每年他回來的這兩天都會失眠。明明家就近在咫尺,他卻沒有勇氣回去。四年了,他不知道父母心裡的氣有沒有消一些。
小時候他一直是個聽話的孩子,學習也好,走哪都是榜樣型的孩子,也是他爸媽的驕傲。後來性向暴露,他便成了父母的恥辱、汙點。
小縣城的人思想本就不如大城市開放,更何況是這種事情。那段時間他們一家人都被人指指點點。而他也不再被別人父母當做榜樣,而是成了避之不及的怪物。
那是他人生最灰暗的一段時光。但好在他高考成績不錯,去了自己理想的學校。本以為這樣能讓父母高興一些,能求取一點諒解。可最後還是被決絕的趕出了家門。
不,應該說父母對他也是仁至義盡的。趕出家門的時候還給了他大學四年的學費。用他爸的話說,他做父親的職責都盡到了,以後也管不了了。
也正因為這一點,他心裡總還是抱著微弱的希望,覺得父母有一天還是會原諒他。剛離開家的時候他還常打電話回去。如果是他爸爸接到,就會劈頭蓋臉一頓罵,然後問他改不改。可他怎麼改,性向這種事是說改就能改的麼?如果是他媽媽接到電話,語氣要溫和許多,時常說著還會哭起來,但最後依舊是讓他認錯,讓他改。
一次又一次,他越來越無力,心也越來越涼。大概對於父母來說,也是同樣的感覺吧。記不清是多久之後,他開始害怕打電話回家。站在電話亭裡,他終於沒了撥號的勇氣。而父母則是從他踏出家門後就再未主動聯絡過他,於是他和家裡就此斷了聯絡。
可他還是想家的。他是家裡的獨子,從小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對家有很深的依戀。高中住校,別的同學都是一個月才回家一次。而他每週都會趁著週五晚上只有一節晚自習的時候跑回家,然後第二天一早趕回學校。
所以即便後來被趕出家門,和家裡斷了聯絡,他還是會每年回一趟曾縣。哪怕不能進家門,只在這裡和父母呼吸著同一地方的空氣,都讓他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有根的人。
週六的清晨6點顯得格外安靜。天已經亮了,街上卻沒有幾個人。忙碌了一週的人們大部分都還在夢鄉里。林楓卻已經出門了。
整夜沒睡的他臉色有些發青,眼眶也有些發紅。他徑直往主街上走去。商鋪都沒開門,街道顯得冷冷清清的,沒有半分平日裡的熱鬧。他一家家慢慢地看過去,在心裡和去年的商鋪比較,哪些還在,哪些已經換了。
走到一家鞋店門口的時候,林楓停下了腳步。那是一家曾縣人都知道的鞋店,在這條街上已經開了三十多年了。這條街不管怎麼規劃裝修,這家店卻一直都在。在林楓十八歲之前,他穿的鞋都是在這家店買的。每次都是父母一起陪著他來。小時候是他們幫他選,後來他大了,就是他自己看款式。
這一刻,林楓的眼淚終於掉了下來。
喜歡論以聲識人的下場請大家收藏:()論以聲識人的下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