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
啦……想她
啦……她還在開嗎
啦……去呀
她們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
……”
阿志不停的哼唱著一首曲子的美妙旋律,陷入了無盡的深思,也許他很難過。
他一個人坐在圖書館前、魚塘邊的某條石凳上,看著極其平靜的水面,靜靜發呆。
不久前,他和她分手了。
就像此刻的寧靜一樣,沒有一點吵鬧,至於理由,他再也找不到比“畢業”更恰當的詞。
那些花兒,那些人。
關於決定和她分開的做法,阿志不願沉湎太久,他衷心的祝福那些花兒在往後的歲月裡能開出不一樣的燦爛和絢麗,璀璨如夏花。
“讓我再看你一眼,從南到北。”阿志心懷如此想法,站直身子,扭轉步伐,漫步校園。
漫無目的的行走,首先想起的是阿蘭。
對啊!阿蘭,這個阿志曾經小心翼翼又呵護備至的兒時小夥伴,自從高中以後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她隨遇而安,他隨波逐流。一晃差不多又是十年,十年之前,蘭志倆之間的交情不必細說亦能讓他夢若昨日;十年之後,蘭志倆擁有著各自的生活,追尋屬於自己的夢想,互不相幹,互不攪擾,相互之間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清淨明亮。這幾年阿志不完全是沒有聯系過阿蘭,即使過節偶有碰面,也不深談,但在網上倆人也會閑聊或者無意瀏覽對方的空間動態,開始時聊的是自己的事,話題敏感時就聊聊以前認識的同學的事,說這個如何如何,那個如何如何,累了總以一句“有空再聊”結尾,每次幾乎如此,何足為怪!每次聊天結束後,阿志都有一種感覺:阿蘭在他的世界裡就像一個遙遠的存在,如果不是上天有意的安排,他和她也許永遠都不會再見面。一兩年的時間,她變了很多,起碼不再像以前她給阿志的那個舊印象,或者是阿志永遠活在以前的美好回憶裡。他不願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別人的改變,妄圖使用固定的思維方式去與別人交流或者說煽情,到頭來傷害的只有他自己一個人,而他卻永遠認識不到自己身上的錯誤,把這一切歸結為“上天的安排”。這就叫自欺欺人,但唯一可取的一點就是他永遠祝福她,不管她以後會有怎樣的生活他都祝福她,不管以後自己會有怎樣的生活。他的心好也許真像父母所說的那樣:是天生的!
天時炎熱,紫荊花早已凋零,只留下毫無綠意的葉子和光禿禿的枝幹,一片蕭殺景象,足以襯託離別的傷感。
阿志認真想了想這幾年,突然想起了那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與車娜娜在網上的聊天,雖然聊的話題不多,內容很少,但他記憶猶新。當時他感到自己是那麼的卑微,而她是那麼的高貴或者說冷豔,一切都變了。關於以前的事她說自己早無印象,只不過是記得有過這麼一個同學,沒說幾句,對話就草草結束了。阿志對此也不以為意,猜到了這樣的結果,一開始他還以為她不會回複自己的資訊。阿志常想,她真的是一個似有似無的人,可以說這輩子都不會相遇,即使偶然碰見,雙方也不會認得出自己,容顏衰變,毫無特徵。阿志又想,原本就是兩個毫不相幹的人,後來陰差陽錯的認識了對方,歲月經年累月,重又回到了陌生的起點,這也許就叫有緣無分。不管曾經有多麼多的好感和喜歡,一經分離,不再謀面,再深刻的良好印象也會慢慢變淡。因此,誰和誰好,誰和誰不好,那都是誰和誰的事,與己無關。
路過游泳池,想起以往的溺水事件來,阿志毫無疑問的想起了鄒媋花。她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優秀的女生,自從專業課程變少了之後,他與她見面的機會也非常之少了,倆人之間的交情順理成章的完全變淡。如果以前還能勉強互稱為好友,那麼現在是不是隻能說倆人只是普通同學呢?肯定是的,關於她的生活,阿志絕無可能再知道更多,他唯一能做到的,也許就是看看過往的照片,聚會時看她一眼,盡管絕不交談。阿志常想不明白,這一切都算什麼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維系的僅僅只是一個“同學”的稱呼,太簡單了。可生活並不簡單,而且還很複雜,一草一木,只言片語,全成了記憶裡的零碎組成部分,而鄒媋花註定成為這種零碎之一。阿志時不時也會傻傻的想,如果他長得像李愉那樣英俊瀟灑,像梁瀧那樣高大魁梧,又或者像葉天梓那樣花言巧語,他是不是也會得到某些人的青睞,可這種想法本身就很不切實際!阿志感嘆道:看輕時,什麼都不重要,人活著是為了書寫自己的人生和故事;放不開,人累的時候實在有太多,自己壓垮自己。所以他想,此生再見已成陌生,往後倒不如不見。
雲淡風輕,山雨飄搖,又是一個輪回。
回到舊宿舍,欄杆牆旁,阿志想起了四年前的那兩個小師妹,往事歷歷在目,回憶痛徹心扉。這幾年,他感覺自己最對不起的人就是陌小潔,但心裡最想在一起的人也是陌小潔。她是個好女孩,很適合他的女孩,可他卻不敢留住她,或者說他不配擁有她。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是那樣的溫馨,她多次說過以後自己會回到某個小城市或小縣城,過上安安穩穩的小日子,不求人生多麼絢麗多彩,但願平凡之中常享幸福快樂。他對她的這種生活追求總是木訥的點點頭,然後微微笑,別人絲毫看不出他內心的拿不定主意,猶豫不決。他認為分開是為了她好,是對她的負責,她應該有選擇自己想要生活的決定。也許以後還有機會見面,還會聯系,也許以後斷絕關系,不相往來,可誰知道呢?是否決定做某件事,在他?在她?
總之,這一切都結束了。
作為最後一個離開n202的老生,看著三個空蕩蕩的座位,阿志感慨頓生,思緒萬千。
關於梁瀧。
這個曾經最要好的朋友,不知何時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阿志總想不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問題出在自己的身上,不關他的事。阿志常想,如果當初沒有那次偶然的相遇,是否也會有更多的交情,或許僅僅因為志趣相合的緣故吧,不然倆人不會走的那麼親近。也是因為這種親近,他與別的男生、女生來往的時間則會相應的減少,阿志甚至覺得這樣的相近是對他的一種阻礙,盡管當時不是這樣想的,但越往後,這樣的想法越強烈,以至於和他來往的時間越來越少,最後都走散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沒有一點道理的,從那封信的內容來看,阿志已經知道自己的價值信念,深刻影響到了身旁的他,所以總覺得對他虧欠著什麼,唯一補救的最好方法,那就是離他越遠越好,即使自己越來越孤獨。知易行難,歷來如此。對於一個天性悲觀的人,就不應該和他談浪漫主義,例如阿志這樣的人。四年恍然已過,畢業了,都走了,不管了。
關於李愉。
李家公子無憂無慮,出身富貴之家,人又長得英俊瀟灑,根本不用擔心前途什麼的事,一畢業就有好工作,而且還是大都市。君子之交淡如水。有些人,交情不深,感情當真。該出手時就出手,能幫忙時定幫忙,李愉就是這樣的人。雖然與他的日常交集不多,但只要開口的話,總有共同的話題。沒錢可以隨意問他借,愛還不還,反正他也不會催你,當然了,數額肯定不是太大。另外,吃飯喝酒唱k,大多數都是他請客,有錢任性就是好,就是好。不管如何,真的感謝他的照顧了,這幾年。
關於葉天梓。
這是個讓自己很佩服又很牛掰的一個人,一個人就能養活四口之家的能人。雖然談錢上傷感情,但和他在一起,永遠都是既不談錢又傷感情,心焦得很啊。跟著老闆混,吃飯都不用愁了,只要肯幹,肯定餓不死。社會之大,無奇不有,形形色色,無他不識,無他不懂,跟著他總能大開眼界,大飽眼福。不管如何,這幾年裡,得他的照顧接觸了很多新鮮事物,還有金錢回報,也感謝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