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篇 跋涉者 第十六章 創業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三篇跋涉者

佛說:所知數者,猶如一滴,其所不知,如大海水。

第十六章創業

有時候我們並不知道造物主曾經是派了那功名利祿來了的,只是,我們用淺薄、自私、驕傲,還有粗魯和懶惰把他們給趕走了,就只為方便自己可以繼續理直氣壯地抱怨造物主。

人是容易膩煩的,無論是歡喜著的還是痛苦的。久了終會發覺一直保有這一種心緒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是無聊的了,就如同幸福成為習慣之後便也不會覺得幸福的。更何況痛苦跟幸福一樣,人不去感受是不會存在的。那些看似外界加註給人的傷痛,抱怨的天性讓人是不能試圖從外界找到安慰或者找回平衡的,要解救自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伍哲是沒有太多的資格享受失戀的痛苦的,因為開始新的工作勢在必行,他是沒什麼好等的了。要做的事是腦海裡盤亙很久了的,只是一直都沒行動罷了,不動永遠都無從推測可行與否。他跟猴子商量了之後,決定讓伍哲先到侯勇的哥們開的店裡去考察兩天,差不多的話就可以著手開始了。

伍哲買了去鐵嶺的火車票。

伍哲跟李萱都是很懂得節制的人,所以每個月千八百塊的倒也有些積蓄存下來,但是不多,3萬塊。伍哲不知道這點錢,夠不夠他踏上創業之路。

和暖的氣溫跟喧鬧的人群,伍哲身處其中顯得有點另類,因為此刻他滿心裡感喟的就只有落寞。他還是沒有什麼精神,一丁點兒也沒有初初創業者的熱情跟豪情,只不過不得已地去做該做的事罷了。伍哲神色黯然,把自己也變成了火車站裡機械化流程的一部分,木然地安檢、上樓、候車。似乎除了自己內心裡的落寞,對什麼都是不在意的。

候車大廳裡,人頭攢動,或坐或站或行或止,熙攘吵雜得很。每一個檢票口前都是一排排相對而設的候車座椅,在伍哲的對面有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兒,伍哲到寧願看著他打發時間。這個小家夥有點蓬頭垢面,衣服很是邋遢,但眼睛很亮也很可愛。這娃娃的精力讓人羨慕地旺盛,正帶著極大的興趣重複著一個極簡單的遊戲動作,就是先爬到座椅上,再從靠在座椅旁的一個放在地上的大行李包上趴著滑下來,僅此而已。旁邊的座椅上坐著孩子的年輕的父母,憊懶地歪著頭瞌睡著。

突然,孩子一個不小心從椅子上直摔了下來,伍哲看得真,那娃娃摔得慢,摔得並不重,倒是很難看得出這孩子到底是摔著哪兒了。讓伍哲感到奇怪的是,這本來一個肉敦敦的胖娃娃,怎麼倒給人聽出了許多骨頭跟地面的碰撞聲來的?孩子並沒有跌疼,一愣之後,一骨碌就爬了起來又要去攀那椅子,打算繼續被這意外中斷了的樂趣。只是這對疲憊的父母竟耐受不住了這令他們煩惱的插曲,立刻就扯著孩子訓斥起來,行李被媽媽拎到了椅子上去。孩子先還對父母的訓罵不大在意的,只是一心地還要去玩,但當他看見了遊樂設施被拆除,心下就立刻大不樂意起來,一邊伸出手去執意要拽下那大行李來,一邊還得忙著哇哇地大哭,顯見著是在用孩童們的最強大的武器抗爭著大人們的強權。更煩躁的父親便對母親責怪起來,母親這邊當然也有富足的抱怨可以丟還給父親,伍哲眼瞧著這一家人因為孩子的快樂的遊戲竟在一個偌大的候車大廳裡爭吵了起來。所幸這候車室裡原本就已經喧鬧不堪了,添了他們一家的湊趣倒也並不顯出更吵雜來。

是了,從來最在意自己煩惱的就只有自己,響亮的抱怨跟哀嚎也只能是被更響亮的抱怨跟哀嚎淹沒。

檢票上車這件事,對於意識懶散的伍哲倒是件最輕省不過的了,他只消把自己放在烏泱泱的人群中就盡夠了,那擁擠的人群是帶有傳送功能的,伍哲被他們簇擁著也推搡著往前移動,這人群的強勁的傳動功能簡直是要使伍哲相信,即使不用他自己勞神去找,人群也能把他安送到車廂裡自己的座位上去的。伍哲很好奇這群已然不再有衣食之憂,也沒有安全顧慮的人們,面對充裕的上車時間竟也仍是慌忙的,推推搡搡的,他們在趕的到底是什麼呢?

著急忙慌是人們慣有了的節奏,似乎每個人的內心裡都是怕的,然而不再是怕失去,而是怕得不到,似乎搶在了頭裡就是賺了的,他們是在用滑稽的方式努力安撫著孱弱的不安心理。

擔心成了人們習慣了的詬病。

終於,伍哲被好心的人群送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了,跟剛才熱烈的人群相比,伍哲發現車廂裡坐在一起的同行的旅伴們倒是非常友善和氣的,相互間可以很容易地搭把手幫幫忙,聊聊天,完全拋卻了剛剛還在上演的你爭我奪的戰鬥記憶。人們也只能在內心安頓的前提下才能顯出善良的本性來。

東北的春耕大多在五一之後,所以現在伍哲看到的大片大片土地上還都是黑黝黝的顏色,毫無農耕經驗的他,也看不出來那肥沃的土地下面是否已經有新一年的希望在孕育著。田野裡並不缺乏春的氣息,除了永遠自信又強壯的大樹,還有那些頑強而樂觀的野草,它們的生長是自由的,不需要人類的呵護跟指令,所以也不必等候。

去鐵嶺的路伍哲是很熟悉的,因為這是他每次回家的必經之路。這條路在伍哲的記憶裡一直都是溫暖的、愉快又安心的,因為他在外面經歷的一切挫折跟不快,都能夠在這條路上得到安慰跟滌蕩,這條路讓伍哲感到自己永遠都只是一個回家的孩子。那麼現在呢?家還是在那裡,依舊是溫暖而熱情的,卻已經不是伍哲能找到安慰的港灣了。父母年紀都大了,臂膀已經不再強壯,已經承受不住兒女們的生命之重了,雖然父母的殘光依舊忠誠地照耀著他,然而已經是不大足夠的了,伍哲獨立生存於世的實習期結束了,離開家才是前途,才是生的希望。

將來會是怎麼樣的,伍哲對此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迷茫過,他的未來不是若隱若現地被遮在薄紗後面,而是被擋在一堵牆的後面,讓伍哲感到無所適從,他只憑借理性的支配向前走著,他並不知道沒有熱情的創業,總是很難成功的。

鐵嶺不大,甚至還不如伍哲的家鄉大,算是個縣級市。沒有很雄偉的建築,也沒有什麼名勝古跡,伍哲認為沒有大概就是因為不需要吧?!城市雖然是普普通通,但對於那些人們生活裡需要的東西,無論物質方面還是精神層面這裡倒也並不缺少什麼。

伍哲對鐵嶺很有親切感,因為這裡的一切人文風貌跟伍哲的家鄉幾乎是一樣的,這裡離伍哲的家鄉也並不遠。猴子的哥們是猴子的高中同學,叫何明。何明不高,微胖,戴著眼鏡,性格熱情直爽,說話聲音很大,語速很快,他跟伍哲一見如故,並沒有多少客套。他先是帶伍哲去找了家旅店,幫伍哲安頓下來之後,他才把伍哲帶到了自己的店裡。

跟灰頭土臉的街道相比,何明的店倒是顯得非常精緻,看上去裝修風格挺大氣,很有時代感。店面是臨街的,整個門面都是落地玻璃,站在街上,店內情景便可以一覽無餘,倒是有了很好的宣傳效果,玻璃實在是種人類非常智慧的發明。伍哲跟何明走進去,店裡面有兩個服務人員,正在招呼著三四位客人,都只抬眼看了看他倆,便不再理會,繼續招呼客人。店的最裡面有一個不大的吧臺對著入店門,吧臺後面是帶ogo的店名匾額,吧臺左右兩側牆面上,緊靠著牆壁立著從地面一直到頂棚的兩組實木貨架,上面或擺或掛不疏也不密地陳列著各種商品。頂棚上有四排射燈,其間也鑲嵌著幾組筒燈,把店內照得通明瓦亮。店中央的空地上是兩組一人高的實木貨架,也都擺滿了大小不一,品類繁雜的商品,跟靠牆貨架不同的是,這兩組貨架都是雙面梯階式的,非常方便顧客瀏覽或者拿取。所有貨架上商品的外觀多是黑色或者銀灰色,但襯在實木擱架上再配上射燈的光照,便顯得格外厚重高貴。靠近吧臺的地方則有一個三層的白色圓形高臺,羅列著色彩繽紛,形態各異的各種迷你小物件小電器之類,看上去都很可愛,價格也很便宜。

“我這個店裡賣的大部分都是比較高檔的品牌商品,裝修跟服務也就得講究點,商品價格也差不多比普通店面貴個三塊兩塊的。”何明走到吧臺裡笑著說:“你先隨便看看,我查兩張單子,完了再帶你去那個店看看。”

“啊,行,你忙你的!”伍哲說。

伍哲看了看商品種類,又目測了下店內面積,四下裡又環顧了裝修風格跟用料,心裡粗略盤算著投資成本,無論如何這樣的店,目前看來他是投資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