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章 央請大夫

“不懂事的娘們,我們是外貶。京城到宿遷緊慢也要一個月,如今丫鬟、婆子都要打發出去,府中的老爺、少爺尚且照顧不到,哪還有精力照顧個大夫。再說一兩個月一來一回大夫的傭金都是筆不小的數目,我們如今那還有這餘錢去請大夫。快快休了這念頭,無非行程慢些多撥兩個有經驗的婆子照顧七丫頭便是。”

“老爺,這些婆子懂什麼,你這是要絕七姑娘的命啊!”趙姨娘赫然叫起來。

“胡說,太太自然會挑個會藥理的婆子,你這話說出來不誅心嗎?”沈宗榮橫眉豎眼怒道。

鄭氏在一旁看兩人一唱一和,緩緩的喝著茶,繼而冷笑了一聲:“老爺這話才是誅心,叫人聽了好像我不顧七丫頭身子不肯出那點銀子般,即便我底子掏空了,厚著臉皮同二太太、明松家的討些總還有的,再說那些個婆子照顧不周若有個閃失,叫我如何對得起七姑娘。”

趙姨娘候等著鄭氏後話,誰知鄭氏說完這話只悠悠的呷了口茶,再看沈宗榮只冷了一張臉再沒有表示。

趙姨娘暗暗思忖,老爺話都說到這份上,太太也只道對不起七姑娘再沒別的表態,索性也不叫老爺為難,還是請周嬸子來方是,遂回道:“太太憐愛七姑娘,七姑娘感懷在心,只是七姑娘是沈家女兒,此時雖不能為家裡分憂亦不敢煩擾老爺。老爺既不肯,我便向太太討個恩典,七姑娘身虛體弱大病未愈,此次便不隨行了。”

鄭氏詫異:“你也太性急了些,老爺不過是嘮叨兩句便如此絕烈行事,沈家的女兒不跟著自己家裡人,你要將她送哪裡去?”

此事趙姨娘自己做不得主,終需回過太太,不過她想請大夫不肯依她這件事必會依她,便將欲周嬸子來照料寶璐之事回了鄭氏,又添油加醋將周嫂子好一頓誇。

鄭氏聽罷好生思慮了一番:“周嬸子?可是平日裡常送蔬糧的那個,我記得她家中還有兩個十幾歲的小子。”

“太太好記性,正是她。”

鄭氏放了茶杯,溫聲道:“你考慮也算周到了,咱們院人一走這些個婆子必是懶散不做事的,而你這嫂子為人是沒得說,若她來照料七丫頭不僅免她舟車勞累,且能好生休養,本來倒是件兩全之策。”

趙姨娘聽鄭氏誇她思慮周全且喜著。

鄭氏話頭一轉淡淡笑道:“只是我怕你骨肉分離,食寢不安。”見趙姨娘不明白,她又道:“你是個明理之人,這些日子為了老爺的事亦出了不少力。我也不瞞你,方才老爺之話雖無情倒是事實,如今我們為了老爺之事算是使盡錢帛再無餘力。連丫環、婆子家中這些外頭買來的人皆要打發出去,只留幾房得力的帶去就是為了省些路上的吃用。再說這宿遷不比京城,月錢必有所剪裁,家裡頭的幾代跟著沈家終究是有情誼的,不會計較的如此仔細,而外來的這些人在我們沈家本就無根無基,若少了他們的只怕到時不盡心,不如到了宿遷再另行採買填補些,宿遷不比京城,人品雖次些卻也便宜些,這些皆是節約之法。”

“再者府中的少爺小姐原是養在我跟前,只是如今我房裡人也有些要打發出去恐照顧不周,方才和老爺商量著竟由姨娘們各自接回房中養著倒好,也使你們母女親近親近,讓姐們在你們跟前盡盡孝,不負你們十月懷胎。”

“方才你說七丫頭留在京中好倒是好,只是這七丫頭之病需慢慢調養,沒個兩三年怕不能痊癒,到時你看著許姨娘她們其樂融融難免觸景傷情。再者我說句你不喜聽的,莊上之人言行舉止多粗俗,七丫頭又小,幾年下來只怕帶壞了我們沈家女兒的淑女本性。”

趙姨娘一聽接回房中養,早已喜不自禁,後面又聽鄭氏所言句句說到心裡去,此刻心裡真是又急又擔心不免落下淚來:“太太處處為我們著想再無如此周到的,只是七姑娘的身子...求太太好歹想想法子。”

鄭氏道:“這倒無妨,最近巧有進貢蘇南絲綢的官船南下回去正好走的空船,今日二哥已使人送了信來,說一切都打點好了我們可以跟船去宿遷,既省力又平順七丫頭也少些顛簸。至於隨行大夫,說來倒巧,前些日子我曾聽我大嫂說去魏國公家小姐病重特從南方請了位名醫進京為小姐看診,算來也有許多時日,不知可曾回去,若能邀來同船豈不兩便。”

趙姨娘聽了歡喜異常,連聲道阿彌陀佛七姑娘有造化,若能得此名醫同行,水路顛簸倒不怕只怕還能調養的好些。

沈宗榮一旁聽了一言不發,見趙姨娘阿彌陀佛個不住才忍不住低喝了聲:“沒個眼力勁的,盡唸叨些沒用的,還不趕緊的謝過太太回去收拾箱籠。”

趙姨娘忙千恩萬謝,又請太太多費些心使人打聽打聽,這才退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