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十六章 新宅

常昆跟王婆婆說一聲,出門去了縣衙。劉敢等人一上午早把常昆交代的事辦好,正縣衙裡等著。

於是一路又來到李宅——現在是常宅。

一起動手,在前庭搭了桌子、臺子,備了文書筆墨,募兵時由專門配給縣尉的刀筆吏登記造冊。

常昆帶著劉敢幾個左右偏院轉了一圈。

常昆道:“兩百人分左右兩部,以左右偏院為營房。這裡咱們先定好:兩個百人隊,老劉你先當一個。”

劉敢一聽,歡喜道:“那感情好,升官了。”

常昆道:“咱們以後雖然還擔著捕快的責,但已不是捕快,而是軍隊。這軍隊的規矩,與咱們捕快不同。”

於是目光落在祁六子身上:“老祁掌軍法。老祁當過兵,知道里面的規矩,這樣,你跟刀筆吏口述,教他把軍中規矩、練兵的法子制定成冊,拿來我看看。”

祁六子也升官了。

把王虎子和張三羨慕的眼睛都紅了。

按照常昆的初步計劃,兩百人分兩個百人隊,劉敢和所有的捕快在一隊,由劉敢率領。另一隊暫時按著,看看再說。

具體的訓練、軍規、軍法,根據祁六子在軍隊的經歷來辦。常昆也不打算搞新奇。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有適應各自時代的辦法,把其他時代的東西強加,生搬硬套很難玩轉。

從偏院中轉出,到前庭。

常昆又說:“這前庭面積很大,改成校場,平素訓練之用。”

跟劉敢等人交了底,便讓張三和王虎子去外面瞧著,一待有人應募,便把人領進來。

一下午,令人失望的是,只有十來個人前來應募。

這種效率,要擴滿兩百人,懸。

晚上吃飯喝酒,常昆問劉敢:“是我軍餉開的低了,還是怎的?”

劉敢道:“軍餉不低吧?”

看祁六子。

祁六子道:“不低。”

“那怎麼沒人來呢。”劉敢道:“要說佈告,我前後兩門張貼了個遍。你也帶人滿城敲鑼打鼓。能做的可都做了。”

常昆想了想:“莫急。先看看。今天這十來人安家費可都拿到手了。回去一說,明天應該會多些。如果還不夠,再想辦法。”

無論做什麼,兌現兩個字是關鍵。

譬如做工的,說好的多少錢,按時按量給了,不變著法的扣,不說豎起大拇指稱讚一聲東家好,怎麼也不會說壞話。

按時按量的給了,人家放心,覺得有搞頭,下回有工做,一句話人家就來了,給你辦的妥妥貼貼。

常昆這裡募兵,合格的立刻下發安家費,並預支一月軍餉。一個銅子兒不少。當天十來個人,回去把事情一說,漸漸流傳開來,從第二天開始,來應募的人略有遞增。

當兵吃糧嘛,吃得著,不折扣,名聲有了,人家自然願意來。

不過要募齊兩百人,仍然有點遙遠。效率還是太低,十天半月未必募的齊。

劉敢就出了個主意。

“這段時間有不少流民湧入高縣,聚集在東雲寺附近。我聽說辛君正頭疼怎麼安置他們呢。這些流民一無所有,若能給一碗當兵的飯吃,他們一定願意來。”

喜歡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請大家收藏:()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