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的便是一頓揍——流民中也有兇惡的,自然要好生一頓排整。
常昆這裡招募流民,可不是要請一幫大爺回去養著,得是幹活的。那種一看就是偷奸耍滑的,必定是不要的。
須得立威。
這威是立的起來的。常昆不是等閒人物。他三拳兩腳打翻些個兇狠的,鬧著要多吃粥,甚至搶吃的,立刻教人噤若寒蟬。
秩序便整頓起來。
第一天流民不多,招了三五十個。教吃飽喝足之後,常昆讓惠蘭和隱娘這裡繼續招募,自己帶著流民們去到買的鹽鹼地面,早一堆工具等著。
道:“會木工的站左邊,會泥瓦的站右邊。餘下的站中間。”
片刻之後,人分出來。
常昆道:“木工拿上工具,去旁邊樹林伐木。泥瓦匠拿上工具,去河邊和泥鑄泥磚。剩下的把工具拿好,給我這裡挨著河邊平整地面。我這裡要建一片房屋院落。”
又道:“木工快些伐木,先把暫時存身的木棚造一片出來。”
一應分配,條理清晰。常昆居中指揮,很快,第一座木棚便拔地而起。
隨後半個月,常昆一直在招募流民,人數已達千人。
皆按擅長分組,伐木的伐木,造屋的造屋,平整地面的平整地面,開荒的開荒,一時間,搞的熱火朝天。
五百畝地,招了一千多人,實在也是沒想到的事。
主要還是隱娘和惠蘭動了惻隱之心——本打算招個一二百人足矣,可隨著他這裡名聲傳出,四面八方的流民應聲匯聚過來,各種可憐,各種祈求,惠蘭和隱娘實在看不得,便來多少招多少,搞得一下子膨脹到千人以上。
常昆倒不怎麼在意。
人多人少,大抵無差。左右不過再買些地就是。這一片全都是鹽鹼地,一眼望去順著河看不到盡頭。
這種地,基本不值錢。常昆這裡捨得花錢,官府高興都來不及。
眼看著招募的人數迅速膨脹,常昆居住的院子在大量人手的工作中迅速成型,並圍繞著這座院子,建起幾條街區來!
便彷彿一個袖珍版的小鎮,就這麼在眼皮子底下成型。
盧象升坐不住了。
他派人每天盯著這裡,眼看常昆手底下人口膨脹。雖說招募流民是一件好事,流民多了,治安便難以彈壓,而且流民實在可憐,死在路邊不在少數,能有個著落也是好的。
但流民一旦匯聚膨脹,便會產生另外一個隱憂——會不會造反?
眼看常昆手裡匯聚了兩三千人了,盧象升按捺不住,連忙從府城出來,打算跟常昆見個面,談談。
常昆正指揮僱工建第三座磚窯,管家湊到跟前:“東家,知府大人來了!”
這管家也是從流民中選的一個,四十多歲,山羊鬍子,喚作胡立,是個秀才。常昆見他識字、會算術,就讓他做自己跟班,當個管家。
這些天處事倒也還算有條理,幫著常昆來回奔走打下手做了不少事。
喜歡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請大家收藏:()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