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拿捏著,教你這兇橫的人物吃個大虧。
可沒想到,常昆根本沒向他們買過東西,哪怕一根針。
對於這些窺伺的,常昆當作不存在。
沒有必要去關注這些人,對於常昆來說,無論發生什麼事,反手都可按滅下去,自然不需要做什麼考量。
陸陸續續接下來幾天,建了十座磚窯。大批大批的火磚被燒製出來,大多數拿來建房,多餘的則開始了水利工程的建設。
打井、挖水渠、造水車,總而言之,這片兩萬多畝的地,得打整出來。
府衙那邊的地契,很快送過來,這地,便也名正言順了。
招募流民的事,告一段落。隱娘和惠蘭收了粥棚,帶著最後十幾個流民回來。常昆正在田埂上視察各項工程進度,一轉身看到她們回來,忽然便是一怔。
惠蘭快走幾步先到常昆面前,低聲道:“一家九口,一對夫妻,七個女兒!”
常昆悠悠出神,低語道:“我隱約感應果然沒錯,在這大名府會尋著她們...”
常昆在大名府駐足,除了惠蘭和隱孃的嘮叨,除了這一路來沒撞見大丫頭她們的訊息因而轉變思維,更多的,還是他在進入大名府之後,隱約心中有些感應。
一家九口,一對夫妻,七個女兒。
這該多麼顯眼?
常昆拿眼望去,只見一個相貌堂堂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一個氣質溫和容貌普通中年婦女,外加大大小小七個女孩兒——大的看起來才七八歲,小的還抱著中年婦女懷裡,看起來才一歲出頭。
“終於是尋著了。”只這一眼,常昆便已確定。
但常昆並未立刻迎上去。
惠蘭接著說道:“他們一家並非流民,而是到大名府投親來的。就是這榆樹鎮,說是有一個叔爺,人將朽木,亦無後代...”
常昆瞭然,道:“這樣,我先不打攪他們。你和惠蘭送他們去榆樹鎮,把基本情況瞭解清楚再說。”
惠蘭點點頭。
這一家子擦身而過,常昆與他們頷首示意。
目送一家九口往榆樹鎮去,常昆心中卻是思緒紛雜。
實在沒想到,大丫頭現在才七八歲,小七還是個嬰兒。如此,要完了那媒聘之禮,最晚得等到小七梳籠!
十幾年!
“...也好,”他思忖著:“我這裡搞這麼大事業,不算浪費。”
振奮了精神,常昆喝道:“大傢伙加把勁。早些把地耕出來,眼下即將翻年,年後開春就要播種...”
這些流民,都是常昆的僱工。常昆開工錢,包吃包住養著他們。他們則幫常昆做事。三千多人,除開專門煮飯做菜、做清潔的,以及沒有勞動力的十歲以下的小孩,大概有兩千五百人。
其中木匠二百人左右,泥瓦匠石匠多些,有五百人左右。其他的都是幹農活的。
分組、分配任務,每天從早幹到晚。這些個流民,其實還不滿足——好些家裡有孩子,但不滿十歲的,每每要求也算一個工,讓孩子們也幹活,但被常昆拒絕了。
喜歡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請大家收藏:()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