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
華詫異,捏了捏媧的臉蛋:“哪個水神?”
媧道:“大河之神,冰夷。”
羲抬起頭:“怎遇著冰夷了?”
又道:“那泉眼水源不絕,莫非冰夷之恩?”
華也反應過來,看著懷裡的小姑娘。
媧道:“我覺著不是。那泉眼的來歷,可能另有其人。”
轉言:“泉眼中,實則沉了一顆珠子,乃泉水之源。我本打算取出珠子,拿回來,安置在巢中。這樣一來,族人們以後就不必出去取水了。”
羲道:“妹妹看透了?”
媧道:“看透了。好些天呢,可不容易。”
華知道自己的一對兒女皆有神異,倒不覺奇怪,道:“若能取回來安置在巢中,倒是不錯。不過要取出來怕不容易吧?”
媧道:“母親說的是。那泉眼之中,有人留了保護手段。蘭說至少是大羅金仙手段。我看不出破綻。要取出珠子,只可以外力強行破開。”
華搖頭:“這麼做不對。媧、羲,這眼泉水是某位大神留下來的,恩澤了我華胥氏十餘年。它不是我們的,它是有主的。你若取之,便是恩將仇報。”
媧道:“母親,我知道的。可是較之於個人榮辱,我覺著,部落和族人更重要。如果能使族人生活的更好,更少一些危險,我願意承擔這樣的罪。”
華道:“這不是罪不罪的問題。而是人的德行的問題。我今天就要教導你們,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持正己身。任何理由的不正,那都是不正。不能因為某些理由,它就會變得正。”
又道:“你們是大燧的子女,生來便如此聰慧。智慧比我都高。但正因如此,才更要持正。否則等你們長大了,你們會後悔。”
媧眼中閃著靈光,羲則沉吟。
兄妹兩個,從母親的話裡,繼續著為人的德行。
媧道:“我知道了,母親。以後一定不會了。”
羲也道:“為了生存、利益,或者其他,拋棄為人的準則,這便是那野外的獸、禽,自無德也。禽獸只有生存,而為人者,更要有精神。”
華欣慰笑道:“就是這樣。自從九頭氏人王帶領族人在大荒中生存,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為人的準則。從不以不義的理由,去攻伐他族,更願意與之和睦。雖然這很難,並被萬族嗤之以鼻。”
“但無數年下來,多少的族類滅亡了。其中不乏有著比人族強大千百萬倍的族類。但人族卻可以一直成長。”
“我們不與他族結無謂之仇,更願意與之和睦,善待善我者。敬畏天地、親和自然。因此每當我們有難的時候,往往能得到重要的幫助。”
“崑崙之丘的金母要搬家,卻想著把好處給我們。這是什麼緣故?是因為人族善待善我者,是因為人族有信義,有德行。”
“他們認同我們,相信我們。”
“人族的成長,不是靠著坑蒙拐騙,靠著巧取豪奪。更多的,是持正己身,發展自我。如果單純只是掠奪、強取,那是不能長久的。”
沒錯,人族在發展的過程中,與許多種族產生過矛盾,廝殺過、有著諸多仇怨。但歸根究底,人族的擴張和成長,其實與很多族類,並不重合。
人族採集、漁獵,對神魔和強大種族而言,都不值一提。人族在平原上種植,在家中養殖,幾乎沒有其他的族類作這個。
是沒有利益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