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胥氏居於首陽之東,南靠雷澤,北臨大河。
大荒之中,山川河流無數,而只最恢弘的兩條大川,北為大河,南為大江。說起大河二字,不是說某條比較大的河流,而是特指這條大荒最大的河。
赫胥氏極古老,乃九頭氏之嫡裔。雷澤、大河之間十億裡袤土,遍佈的大大小小的部落,皆為赫胥氏所出。
太上道君臥兕而行,四位弟子隨之。
而今,回已是英挺青年,不復毛孩矣。
對於回來說,他師法太上道君,學習種種本領,最初最根本的目的,源自於自身的慘痛經歷。
他拜師時問太上,如果隨他學道,是不是就不再是人族了?
太上當時含笑,只道:“問你三個師兄。”
學道是學道,不是學著學著,連自己的根都忘了。這句話,赤松子拜師時問過,赤將子亦問過,容成子還問過。
太上只一言:“修道歸真,當以己為本。”
回於是安心求學。
自首陽出,一路東行。以雙腳丈量大地,以雙眼察查萬物,以肌膚感應自然。不明之處,太上皆為解惑。
不知不覺,竟走了百年,來到那雷澤之畔。
雷澤,雷霆之澤也。正是那陰陽樞機之處。下為水,而上為雲。雲水之間,雷霆滾滾,無邊無垠,駭人聽聞。
太上攜弟子至赫胥,赫胥氏早知太上傳道德,亦以師禮待之。太上拒絕了赫胥氏的厚待,只在那雷澤畔山水相交之處立茅廬居之。
回道人於是問:“老師何居於此?赫胥氏翹首盼老師傳道,何不入居方之中?”
太上笑道:“道在自然。若欲學道,何處不可?”
又道:“我這裡卻是來候一人爾,他不來,我便這裡居著,不走。”
回道人詫異:“誰人要老師這裡等他?”
太上笑道:“誰人皆可。我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怎麼就等不得呢?”
回道人無言。
一日之後,卻有一魁梧大漢登門拜訪。言說是這雷澤之中的神。聽說太上道君在這裡傳道,於是前來問道。
太上迎雷澤入茅廬,笑道:“你神而明之,已入先天大道,何以來問我?”
雷澤道:“道君面前,不敢稱神明。只許多疑惑藏於心中,不得不來問道君。”
太上笑道:“吾非是什麼道君,你若願意,我便說與你聽。稱我太上二字,足以。”
雷澤稱是。
於是問道。
“我生於雷澤之中,而雷澤誕生於後天初演之時。當的一日,冥冥之中,忽有一聲雷鳴,陰陽互動顯化雷霆,我於是得以降生。”
“九頭紀之時,有虛皇道君在崑崙之丘傳道之。我知非能傳我,於是未去。攝提紀時,有靈寶天尊傳道之,我知亦非能傳我,於是未去。及至昨日,太上臨雷澤,我心有所感。於雷霆之中沐浴一日,誠心前來問道。請太上教我。”
太上聞言,微微頷首:“元始生於太始,靈寶生於太素。我生於太極。太極者,陰陽之先天也。雷霆者,陰陽之樞機也。你我有緣,如是而已。”
太極,並非後世所出之太極圖的模樣。那不叫太極,而已顯化陰陽,乃是後天的道道了。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那玩意兒應該叫做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