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說夫妻乃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這夫妻都大多這般,遭逢災難時也難相扶相攜,而況乎大荒各路神魔?
災難來了,第一個想著的,當然是自己。
怯懦的、低能的、格局小的,便都跑了。留下的,大多是有些胸懷的——但如混鯤這等,也有,祂這種是格局既小,狹隘,又自持有神通,便真面臨絕境,也覺得能跑掉的,便也坐得穩。
真宇何其大?!
自後天初演以來,誕生了多少厲害的神魔!
先天道祖都有近二十位,先天道君超過百位。
至於大羅金仙——在後來常昆那會兒,凌駕於一切後天之上、一切時空永恆不滅、無中生有、逍遙自在的存在,在這會兒可不稀奇。
災難前人族就有百餘位大羅。
可是在災難初發之時,大多先天道君都跑了。大羅金仙也跑了不少。
先天道祖的格局便不同——除了混鯤,餘者除應龍、金母別有重任,皆自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所以能被尊之為聖、賢!
聖賢,不是力量大就聖賢了。德被蒼生的,匡扶大道的,才是聖賢!
大燧沒有驚天動地的力量,但大燧的精神,卻為蒼生所敬仰。即便先天道祖、三位先天大道君,見著大燧,也要保持應有的尊敬。
這不是所謂的什麼功德之力!
沒有這種力量——而是大燧的精神,他的智慧、他的希望,折服了祂們!
打心眼裡敬佩他!
並不以大燧的力量孱弱,而不敬。相反,更因大燧力量孱弱卻有如此偉大的精神而萬分欽佩!
為聖賢者,他們的力量未必強橫,但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德操,卻光耀萬古,永遠的銘刻在大道之中。
伏羲與女媧已經走上了這條道路。承繼大燧的精神,包容蒼生、挽救蒼生、匡扶大道、重光天地!
會盟如期召開。
伏羲穿著簡陋的麻衣,與女媧並肩,赤足立於薪火之下。
“自災難降臨以來,已逾萬載。而今天地破碎,大道黯淡,蒼生凋零,惶惶不可終日。今日能與諸君在此相會,幸哉矣!”
伏羲聲音清朗溫潤,侃侃而言:“我等眾生,生與斯長於斯,天地乃我父母,大道乃我源泉。而今之時,無論為自救,還是為匡扶大道重光天地,我等都已到了最關鍵之時。”
“剛剛又一次爆發的災難,諸君都有切身之體會。這等災禍,若再爆發一回兩回,大勢必去!必將崩滅真宇、覆滅一切後天之物。是時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