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有內閣首輔韓爌主持,六部、五寺、六科、各司參與,需五日內完成。。。。。。”
“遵旨!”
再開試科雖然出乎眾人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六部尚書等大員都有試科選拔出來,更不別說這些小官小吏,開試科選拔也說得過去。
看來皇帝要將試科推行到底,朝中大臣都是試科的得利者,他們當然知道試科的好處,也知道朱由檢的打算,如此一來,京師官員,從上到下的任用就不是誰說了算,而是看自己的本事。
這也最大限制的解決朋黨問題,要想當官升職,已經不是誰一口能定的了。
“陛下,試科題卷當由何人制定?”韓爌再次詢問朱由檢。
選拔朝堂大員的試題是內閣和朱由檢出的,但這些小吏選拔,不可能還要向選拔六部官員那樣興師動眾。
“內閣負責監察,各部各司三品以上官員出題,一切可參考朝堂試科,”朱由檢淡然道:“但小吏重在實幹,有能者居之,所以八股策論當與民生民政相關,政科當與本職相關。。。。。。”
朱由檢似乎已經喜歡上朝綱獨斷,這次也沒有詢問眾臣的意見,直接下令內閣支援各部各司官員試科選拔,同樣的,百官似乎也習慣了朱由檢的這種處事風格。
而這一切,都落入武勳眼中,特別是幾位進入內閣的國公眼中,這樣的場景他們也是第一次看到。
這種朝堂景象恐怕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和成太祖朱棣時期出現過吧,朱純臣和徐希也是越看越驚心,如今的朝堂已經不是那種吵吵鬧鬧,皇帝以開口,無數言官引經據典來反駁的場景。
朱由檢也根本沒有和百官商議的意思,他如此興師動眾選出來的官員,可不是找來給他添堵的,朝中百官是學識淵博,十個朱由檢也比不上這些官員。
可比眼光,朝堂所有文武加起來,也趕不上穿越而來的朱由檢,朱由檢雖然不敢保證他說的都對,但能保住大方向不會錯。
“傳旨!”
朱由檢話音剛落,一旁伺候的王承恩急忙拿出一道早就準備好的聖旨開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內閣大臣乃朕之肱骨,百官之榜樣。。。。。。特查,戶部尚書範景文,工部尚書徐光啟,兵部尚書孫承宗,刑部尚書路振飛,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右都御史施邦曜德才皆備。。。。。。特詔入內閣!”
此道聖旨一下,再次驚呆了朝堂。
六部尚書和左右都御史全部入內閣,也是開朝第一列,隨後眾人才反應過來,皇帝這是要再次削弱內閣大臣的權利,弱化內閣的位置,將大權集中在自己手中。
但沒人反對,因為沒人不想入內閣,六部主官和左右御史也是如此。
進入內閣,預示著進入大明的核心權利機構,幾位大佬自己不會反對,下面的人更不敢得罪這些大佬,這道破列的聖旨就這樣被百官接受。
喜歡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