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奏陛下,”刑部尚書路振飛出列道:“逆首和魏黨皆被關押在錦衣衛詔獄之中,臣請陛下恩准錦衣衛參與魏黨一案。”
朱由檢細細看了眼路振飛,如今的路振飛非常年輕,先前不過是從四品事中,原本是沒有資格報考尚書一職的,不過這些在朱由檢這個皇帝面前,一切都不是事。
路振飛本來報考的是刑部侍郎,朱由檢看見路振飛之名後,打手一揮,直接提為刑部尚書。
原因無他,路振飛算得上明末文官之中少有的忠誠,抗清名將,以身殉國,對大明忠心耿耿,而且剛正不阿,從不結黨營私,不巴結討好。
最有名的便是拒絕為魏忠賢建祠,得罪了魏黨,差點就丟了小命。
路振飛雖然年輕,但對律令卻非常精通,對改革也有獨到見解,深得朱由檢喜愛,這樣的人才,朱由檢當然要破格重用。
其實路振飛一躍成為刑部尚書,不少人意見,可在朱由檢這個霸道的皇帝面前,根本沒人敢提。
路振飛也知道他如今的一切都是來自朱由檢,若非朱由檢推行試科,以他區區事中的身份,不知道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提升一階,更別說尚書級大佬。
所有路振飛對朱由檢非常感恩,絕對朱由檢這個皇帝乃絕世明主,對他有知遇之恩,決定誓死追隨朱由檢,如今路振飛已然是朱由檢的鐵桿追隨者。
“臣附議。”右都御史李邦華立刻站出來支援。
李邦華也是個直臣,比起路振飛來,李邦華更狠,和魏忠賢對著幹過,不管再大的權勢,李邦華都敢彈劾,公私分明,是御史最佳人選。
路振飛之所以提出錦衣衛參與魏黨一案,就是因為如今的錦衣衛掌握在朱由檢手中,是朱由檢的耳目,如果錦衣衛參與進來,能讓朱由檢更加信服。
李邦華作為朝堂老臣,當然也知道這點,不過李邦華更看重的是錦衣衛如今的權勢,有錦衣衛這些打手幫襯,很多事情要簡單得多。
而左都御史施邦曜和大理寺卿凌義渠卻沒有開口,因為二人看來,廠衛不屬三司,沒資格審理案件,廠衛都是一群劊子手,不削與廠衛合作。
如果是李邦華不畏權勢,敢言直諫,那麼施邦曜則一身硬氣,剛正不阿,而且還是斷案能手,對律法非常精通,這也是朱由檢看重施邦曜的原因。
至於大理寺卿凌義渠,非常有能力,而且對律法也熟悉,最讓朱由檢看重的是,這個施邦曜是個大忠臣,歷史上崇禎皇帝死後,這個凌義渠便懸樑自盡,這樣的人,朱由檢又怎麼會不重用。
聽了路振飛的請求,朱由檢微微一笑,這個路振飛有點意思,看來自己不小心引誘了一個粉絲,這個路振飛還是太年輕了,看看施邦曜和凌義渠,根本沒有附和的意思。
朱由檢也不為意,施邦曜和凌義渠要是附和,就不是能夠入朱由檢法眼的人了,朱由檢也不會將兩個司法這種重要的位置給這兩人。
“朕會傳旨錦衣衛配合三司會審,但不參與其中,一切皆按律令行事。”朱由檢可沒有放任廠衛橫行的意思,這種事情怎麼可能讓錦衣衛參與。
喜歡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