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方正化便與鄭一官商議招撫一事。
方正化開出的條件實在是太優厚,太讓人心動,要知道他們的父親也就一個小小的庫吏,不入流那種。
以前他們見了知縣都要行禮,如今搖身一變,不但成為朝廷將軍,而且還是四品以上大員。
大明的官員非常少,吏部在冊的也才三千多人。
那怕是四品武官,也是一方巨擎,鄭一官等兄弟又怎麼會不心動呢。
“大人,如今大明海域有上百股大小不一的賊寇,遍佈整個海域,若大人給我足夠時間,朝廷給我一定支援,我可帶著我的兄弟們將其一掃而空。”鄭一官投效朝廷的事情基本上定下來。
方正化乃欽差,手持尚方寶劍,由不得鄭一官不信。
鄭芝龍搖身一變,成為官府中人,那麼那些昔日的同行,就成了生死之敵。
作為朝廷命官,當然要為朝廷辦事,為皇帝分憂,剷除這些不服王道的賊寇,便成為鄭一官的使命。
方正化聽了鄭一官的話,滿意的點點,這個鄭一官很懂規矩,這是在向他,或者說在向朝廷表態。
從此以後,鄭一官立場鮮明,與昔日同行一刀兩斷。
畢竟朝廷開出如此高的價錢,鄭一官怎麼說也得拿出點讓朝廷滿意的好處。
“此事不急,”方正化可還記得朱由檢的命令,“你速速回去安撫一下你的那些個屬下,隨後同本官一同進京面聖吧。”
“面聖!”鄭一官聽了方正化的話,震驚的看向方正化,面聖,就是去將皇帝啊。
方正化很滿意和享受鄭一官的反應,微笑道:“聖上欽點,令你隨同本官一同進京,不可怠慢。”
“遵命,”鄭一官一臉慎重,這個時代,皇帝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鄭一官微微遲疑後,便對方正化道:“大人,我等何不從海上乘船北上,如此,也好趕在年前達到京師。。。。。。”
“妙!”方正化眼睛一亮,也許可以見此機會給皇上獻上一份大禮。
郎情妾意,方正化與鄭一官一言而和,如今大明海域最強海盜之一的鄭一官正式被朝廷詔安。。。。。。
而此時,御書房內氣氛卻異常的緊張。
內閣大臣們拖到下午,才無奈的進宮。
朱由檢一臉平淡的翻看他昨天佈置的家庭作業,一點也不著急。
不愧是朝廷棟樑,這些人個個都有大智慧,他們交上來的答案朱由檢雖然不是很滿意,但也為朱由檢解除海禁提供了不少意見。
比如來宗道言,“選沿海數地,設海市,派官員監管,觀效果,而後再定海禁之事。。。。。。”
戶部左侍郎倪元璐則在奏摺上寫道:“特定港口,設賦稅使司,專職海稅。。。。。。”
吏部尚書周延儒:“專設一稅,用於建水師之用,待水師足夠之後,便開海禁,清楚海上賊寇。。。。。。”
工部尚書徐光啟則提到:“在沿海要地建海防炮臺,仿紅夷,造海船,多用火器,增強水師戰力。。。。。。”
兵部左侍郎王象乾:“造新式戰船,增加水師兵馬數量,平定海域賊寇。。。。。。”
唯一有點反對意見,但也沒有直接明言反對的是刑部右侍郎王尊德,“不可貿然接觸海禁,當徐徐圖之,萬不可操之過急,需建強大水師保沿海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