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看一眼身後眾人抬的嫁妝以及花轎,陣仗是有些大了,但迎親麼,可大可小,“四位公子無須並肩而行即可,何必為難吾矣?”
“吾兄弟四人感情好,樂意並肩而行!”曹操不服,指點著送親隊伍道:“汝迎親的儀仗都快趕上陛下入宮了!
明知街道乃眾人通行,汝又何須用如此八抬大轎,阻礙如此多的人群來往?”
兩邊緊緊貼牆讓路的行人們頓時心裡舒爽了,一時間噓聲一片。
就是嘛!
每次遇到此種事情,總是行人讓路,難道他們就不能使用小一些不阻礙通行的小轎,多少平民成親都是用小轎而已。
“公子…”新郎見引起多數之人不滿,趕緊想求饒!
“不必多言,汝為新郎,過吾三關,三關過了,吾等讓路,三關過不了,汝拿出三萬錢分發給為隊伍讓路的行人。如何?”
“不用了,吾認輸,願意出五萬錢分發給讓路的行人。”新郎讓其中三擔嫁妝停下,派小廝留下給這條街上的行人發錢!
“嘁、無趣!”曹操見新郎的僕從已經開始發錢,懵了幾秒鐘,然後調頭離開。
“多謝曹公子,袁公子。”行人中有人認識曹操和袁紹,得了賠償錢忍不住向為他們討了公道的人致以謝意。
“不用謝,是汝等應得的。”曹操揚起右手向後揮揮,背對人群留下這句話就快速離開了。
人群中帶著徒弟和遊俠的王越將這一幕看在眼裡。
王越乃遼東燕山人,而自古燕趙之地出豪傑。遊俠出身的他,劍術冠絕天下,且為人豪爽仗義。
幾個月前,他行走在關外草原之上,奉先帝秘旨行刺殺之事。
無意間得知了被鮮卑人奉為天神的天檀石槐失蹤,吃驚之餘又心生暗喜,省了不少功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繼續留下,遊走於各草原部落之間,在他們打生打死以後決出大頭領時,又擊殺掉大頭領…
如此往復,他先後殺了五個勝出的部落首鄰,其中包括步度根,和連、魁雄,使得草原更加混亂。
南北匈奴見此,自然又想趁機奪回曾經被鮮卑人強佔去的草場,於是,匈奴也攪和了進去。
當王越回到關內時,聽聞新的少年皇帝下詔,徵召自己和徒弟史阿以及一眾遊俠兒入洛為官。
特別是當他看到了雁門關牆上的那道徵召遊俠的佈告時,王越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感覺自己遇到了此生知己。
佈告上是一首詩,名為《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贏。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