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徵兵,接濟子民。這是大漢天子華耀的濟民治民策略。
此時的趙忠、黃忠等人經過一路奔波,終於趕往丹陽郡的最後一站,宛陵。
而孫堅則擔任信使,送信到會稽郡海陸別戰營校尉朱儁手中,順便,他回一趟江東吳郡富春,在那裡也招一些精兵。
趙忠離開洛陽已經一月有餘,必須儘快結束招兵返回天子身邊。
不然被那張讓處處搶了先,只怕自己會受到天子冷落。
那麼,此前他的費盡心機,不就是白費了麼!
宛陵城外,丹陽太守陳夤帶著屬下官吏以及一眾中小地主和士族家主紛紛來到城外迎接。
天子下詔到丹陽徵兵,對即將面臨冬季窘況的丹陽郡民眾而言,是件好事。
對於地處江東,遠離洛陽這個政治中心計程車族豪強也是好事。
雖然他們在這裡頗有地位,但是和司隸地區的那些大族比起來…
無論是家族勢力,還是政治話語權都相差甚遠,家中子弟也罕有能夠官至高位之人。
所以他們才會特別重視這次天子親衛的徵兵,以期望自己家中的子弟能夠進入天子親衛、金龍衛,得到天子青睞。
很快,趙忠的車駕,黃忠帶著已經徵收的那部新兵,浩浩蕩蕩出現在眾人眼前,所有人都快步上前,前往迎接。
看著蜂擁而來的眾人,趙忠微微皺起眉頭,又搞這種風頭過盛的形式,陛下可不待見。
他看了一眼正在下馬的黃忠面色,見他神情平淡,安心少少。
沒好氣地瞄一眼迎接隊伍,心道,咱可沒那麼多時間與爾等想撈好處的貪婪之人周旋。
咱只想著儘快完成徵兵,然後回京覆命。
“在下丹陽太守陳夤,見過天使以及黃校尉。”
黃忠抱拳:“陳太守有禮,請陳太守先行接詔!”
然後,黃忠當場宣讀了天子的詔書,詔書要求丹陽太守以及各縣縣令協助徵兵工作。
陳太守接詔後,欲邀請黃忠入城內治所,說給他們一眾人接風洗塵,黃忠拒絕了。
無奈,他只能安排了新兵在城外紮營,然後送予糧草,食物。
趙忠那邊,與太守見過禮後,也只能面對湊上來的各位家主。
“在下宛陵,趙....”
“在下....”
“在...”
“好了...好了...”
趙忠不耐煩的打斷了眾人的自報家門,隨後看向眾人道:
“咱和黃校尉奉命來丹陽挑選優秀的青年編入陛下的親衛營,事務緊急。
爾等還是回去好好準備一下,明日帶著自家的子弟前來參加徵兵考核,莫要在此耽擱時間。”
隨後趙忠不理眾人,徑直隨著陳太守向城內治所走去。
只留下眾人在原地面面相覷,不是說宮內太監最喜歡這一套巴結奉迎嗎?怎麼這貨和自己聽說的不一樣啊?
各位家主無奈,只好各自返回家中,但仍有一部分人向著城內走去,想著找人,準備疏通一下。
郡治治所內,丹陽太守和宛陵縣令親自作陪,命人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招待趙忠一行人。
看著端上案的豐盛飯食,趙忠臉色一變,很快又恢復,對著太守和縣令婉言道:
“天子厲行節儉,每日飯食不過一碗粟米,三片薄肉,一份青菜湯,爾等今日卻如此豐盛的招待咱們,是欲害了吾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