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購得糧鹽的世家豪強,紛紛組織起了車隊,趕往涼州、幷州、幽州等地的互市市場。
除此之外,他們還攜帶了大量的絹帛、酒水,以及其他商品,而茶葉,暫時則是朝廷和少府專賣。
除糧、鹽之外,對於草原緊缺的生活物資類商品,朝廷並未做出限制,畢竟非戰略物資的傾銷,也可以帶動大漢境內的生產發展。
而大漢開通互市的訊息,也透過快馬傳到了羌人以及北方草原那裡,甚至連靠近敦煌的西域商人得知這一訊息,帶著各自商品,趕往三州的互市。
由於華耀登基之後,非常重視邊境防禦,而涼、並、幽三州也不斷的擴充軍備。
因此無論是匈奴、鮮卑還是烏桓人,都無法像過去那樣,可以肆意的侵入大漢境內進行劫掠。
雖然他們牛羊充足,但人是不能光吃肉的。
糧食和鹽畢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資,他們同樣緊缺的很。
儘管他們可以透過一些走私商人購買糧鹽,但是畢竟數量有限,價格也是高的離譜,居然高達正常交易的二十倍以上。
再者,在大漢,走私可是掉腦袋的事情,本就沒有多少人敢做,再加上現在邊關查的很嚴,所以草原上的部落,生活也很是艱難,急缺糧、鹽。
所以當他們得知大漢將開通互市,而且糧鹽的價格僅為往日的十倍之後…
那些大小部落的頭領,還是咬著牙組織部眾,向大漢邊境趕去。
畢竟,這類正常交易既光明正大,且比購買走私商知便宜許多。
冀州,趙忠經過幾日趕路的也來到了甄家。
正坐於甄家客廳的貴賓席上,與坐主席,但一臉陪笑的甄家家主甄鈺進行著交談。
甄鈺富態的面容上堆滿了笑,向著趙忠拱手:“此次還要多謝趙常侍的周旋,為我甄家取得了如此大的份額,鄙人甚是感激!”
“貴公子今已是陛下的學生,汝父子倆亦為陛下之人了,有這層關係在,咱不幫汝,還幫何人?”
甄鈺陪笑道:“犬子愚鈍,還請趙常侍多多照拂才是。”
言罷,甄鈺從袖口當中取出幾張田產房契,遞向趙忠。
“哈哈~好說,好說!”
趙忠看了一眼那些田產房契,臉上的笑容真實了幾分,悄無聲息的將那些田產房契收入袖口當中。
此時,他對甄家的態度也有所改變。
畢竟,如今的甄家入了陛下眼裡,有了一個兒子為孝廉,又有一個侄子進了新兵營,說不準哪天就能一飛沖天,打好關係總是好的。
說完閒話,趙忠看向甄鈺,開口問道:“咱怎聽說,冀州新近崛起的蘇家是楊刺史扶持的?而且楊刺史也經常為難你們甄家?”
甄鈺面色發苦地點了點頭:“正是,如今我甄家的生意也是大不如前了!”
其實早在去年夏時,楊弼接任冀州刺史之後,就一直在打甄家的主意。
但他要得實在太多,由於甄鈺還看不透楊弼此人的目的,所以甄家一直保持著若即若離。
而這也惹惱了出身士族楊家的楊弼,不斷地找甄家的麻煩,還大力扶持了蘇家與甄家抗衡,企圖將甄家在冀州的生意驅逐出去。
甄鈺也知道,儘管他們家大業大,可是面對官府的針對恐怕也扛不了多久。
所以,他才決定盡力為家族子弟搏一搏。
這才有了之前捐錢以及後來的侄子進入親衛營,兒子舉了孝廉,甄家放棄部分市場的舉動。
雖然隨著子侄有了出身,甄家又入了陛下眼,楊弼對甄家的針對有所收斂,但是這次互市,依然將原本屬於甄家的份額賣給了蘇家。
要不是趙忠的到來,恐怕甄家這次一粒糧食也拿不到。
趙忠看向甄鈺:“咱家已經疏通好了,糧,汝等自行前去官倉採購,至於鹽嘛,咱會親自去找一下楊刺史,讓蘇家多給甄家一些。”
甄鈺聽了,心下不由大喜,連連道謝:“如此多謝趙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