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白還是有些不敢想象,目光緊緊盯著周軒打量問道。
“你怎麼會認識張三丰祖師?”
張三丰公元1247年1464),張姓,名通,字君寶,號三豐。先世為江西龍虎山人,故嘗自稱為天師後裔。祖父裕賢公,學精星算。
南宋末,知天下王氣將從北起,遂攜本支眷屬,徙遼陽懿州。道號三豐,宋末元初真人,武當山道人,武當派始祖,民族英雄、內家拳始祖、太極拳始祖、武學泰山北斗、龍行書法始祖。
元代技擊家,武當山丹士,被奉為武當派創立者。精拳法,其法主禦敵,非遇困危不發,發則必勝。
《明史·方伎》卷二百九十九記載:張三丰,遼東懿州人今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塔營子鄉),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子其道號也。
以其不飾邊幅,又號張邋遢。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頭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書經目不忘,遊處無恆,或雲能一日千里,善嬉諧,旁若無人。
嘗遊武當諸巖壑,語人曰:“此山,年日必大興,時五龍、南巖、紫霄皆毀於兵,三豐與其徒去荊榛,闢瓦礫,創草廬屆之,已而捨去。
張三丰集各派絕學於一身,對抗元朝、打擊賊寇,在武林聲名顯赫。丹道上,完成煉虛合道修持,形神俱妙。
正史記載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鎮坎下村張氏族人後遷至遼東,十四歲考取文武狀元,十八歲擔任博陵縣令,1280年)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
張三丰為武當派開山祖師,也是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是丹道修煉的集大成者,主張“福自我求,命自我造”。
歷代統治者對張三丰尊崇有加。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
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明熹宗封號“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等等。
每個武當弟子入門時,幾乎都聽過張三丰祖師的事蹟。只不過這個世界的張三丰跟正史張三丰略微有所出入,但區別不是很大。
普通武當弟子已經把張三丰祖師,當成了神一般的存在。而李慕白這等人,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他的武功道行更高,距離感沒那麼遠。
不過李慕白突然聽到有人與張三丰祖師一起創造武功絕學,心裡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張三丰如果現在還活著的話,那也應該有好幾百歲了。如果周軒和張三丰是同輩,那豈不是也有數百歲的年齡了。
換成任何人,估計都會覺得這種情況很虛幻。但是周軒的樣貌年紀,怎麼看都不像是數百歲的人。
不過其他事實擺在面前,又容不得李慕白不信。不然,還真無法解釋眼前的情況。
周軒的武功確實比他高,內力更是強的無法想象。哪怕從孃胎開始練功,功力也不可能會這麼強。而且武當山上,確實也沒有太極劍法的記載。
哪怕太極拳法也只是某些祖師手札上有寥寥幾句記錄,其他典籍上根本沒有任何記載。
李慕白望著周軒,腦海裡不停在思量。當他想到某個可能性時,心裡便忍不住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