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北陵也說:“沒問題,你還是以醫官身份加入一卒,燭離雖為二品郎中,但軍中之事卻不是他能參言的,如此便可保全你。”
沈香踟躕幾許,點頭道:“好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眾人大喜。
堂前,孫玉英返身回來,面色頗為難看,一進來便數落慕北陵,道:“你看你乾的好事,燭離這次鐵定不會放過你。”
慕北陵冷笑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就不信這等顛倒黑白之人還真能拿我怎麼樣。”心裡卻想:“老子大不了拍屁股走人,天下之大,哪裡找不到棲身之所。”
孫玉英惱怒,卻也拿他沒辦法,深思片刻後道:“現在朝城情況不明,我看這樣吧,我先飛鴿傳書給爹,希望他能收到信,燭離此去必上報朝廷,有爹從中斡旋,結果興許會好些。”
慕北陵聳聳肩,隨她去做。
孫玉英急著去傳信,剛走幾步,駐足又道:“你還是早些回扶蘇關去,免得再在這裡節外生枝。”
慕北陵捏捏鼻尖,笑而不言。
是日,慕北陵帶眾人快馬返回扶蘇關,關中景象大變,蔡勇主持戰後工作,從城裡召集數百工匠,加上關中士兵,如火如荼重建關隘。
慕北陵回關後,讓凌燕好生照顧沈香,又讓武蠻林鉤去找蔡勇,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幫得上忙的,隨後孤身一人朝馬廄走去。
此時的馬廄與以前相比天差地別,茅屋被推倒,由石塊重新砌成,窗戶不再是以前紙糊之面,而是換成薄紗,房門也從搖搖欲墜的破爛木門,變成漆紅大門,連同栓馬柱,馬槽都煥然一新。廄中無馬,想來是蔡勇把馬都牽去搬運之用。
慕北陵步止於此,深感欣慰,若論此役扶蘇關大捷功勞最大之人,飛皇甫方士莫屬,定毒攻,請西風,反敵將,每一計都是他親力而為,蔡勇也算得上懂事,知道先把這裡翻新。
左右環視,他暗暗點頭,忽聽屋內皇甫方士道:“是統領來了吧,快進來吧。”
慕北陵驚異其聞聲識人,抖了抖鎧甲上的灰塵,推門進去。
屋內依如往常,簡單幾件傢俱,皇甫方士正坐在火爐旁,爐上墩陶罐,爐火慢烤,茶香四溢,嗅之沁人心脾。慕北陵深深吸上幾口,頓感神清氣爽,道:“先生在煮茶?”
皇甫方士開啟茶蓋,持茶則輕撥壺中茶葉,蓋上蓋,繼續煨火,道:“統領來坐。”拉過小木凳置於身旁,慕北陵坐下。
皇甫方士從櫃子裡再拿來一個茶杯,放於茶盤上,待茶香四溢時,提壺慢慢斟出茶水,示意慕北陵品嚐。
慕北陵謝過,端茶至鼻前,輕嗅,聞之有鮮嫩米香,品茶入口,舌尖微甜,茶水順著喉嚨留下,茶香慢慢從鼻端沁到咽喉,四肢百骸是說不出的輕鬆快慰。他讚道:“好茶。”
皇甫方士自品一杯,道:“此茶命猴魁,出自東州極南一茶山上,每年小二月時,摘枝葉最嫩處烤制而成,入口回香,這茶葉我也儲存有幾年了,今天才拿出來。”
慕北陵猛愣,心想:“該不會先生料到我今天會回來,特意在此煮茶等候吧。”仰頭一飲而盡,口齒留香。
皇甫方士見他喝勢過猛,不由糾正道:“品茶需細品慢嚥,茶過喉時方知其香,倒是統領這般喝法,墮了這茶的美味啊。”
慕北陵尷尬咳嗽一聲,歉意道:“北陵是粗人,還望先生多多提點。”
皇甫方士笑笑不言,再替其斟上一杯,隨後問道:“統領此去城中可還順利?”
慕北陵謝過,放下茶杯,苦笑道:“倒是沒出什麼大事,不過碰到一些掉到黑白之人,氣不過,就和那些人槓上了。”
皇甫方士道:“哦?還有此事,說來聽聽。”
慕北陵旋即將先前發生在令尹府衙的事委實道來,包括他如何孫府救出沈香,又如何懲罰孫玉弓,最後如何與那燭離當堂對峙,說到興起時,不免怒火中燒,忘了皇甫方士的提點,如喝酒般仰頭吞下杯中香茶。
皇甫方士一直未言,只聽他說完,齊肩又替他斟了三杯猴魁茶。
喜歡十三皇旗請大家收藏:()十三皇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