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八章 鴛鴦歌對,成人之美終眷屬

慕北陵扶孫玉英下車,走至湖邊,見湖水清澈見底,沿岸垂柳倒掛,陽光傾灑,倒影湖面波光粼粼。湖上有幾葉蓬舟徜徉而行,鶯語燕歌之聲隨處可聞,果真一派精緻美不勝收。

湖心處有座綠柳茵茵之小島,遠而觀之,島上立有三座石亭,島四周圍有石欄,欄上掛紅底白字橫幅,上書:鴛鴦驚蟄詩詞彙。可見島上人頭攢動,皆是華服霓裳之青年男女。

岸邊有泊船處,慕北陵挑了艘中型蓬舟,待幾人上船,船家撐杆,輕舟滑動,許許向湖心小道駛去。

蓬舟不大,內裡卻座椅板凳一應俱全,前後掛有珠簾,剛好容下他們六人,見桌上擺有酒壺,慕北陵執起輕搖,壺中輕響,知其中還有酒水,他撩起珠簾,掛於竹蓬兩邊的小鉤上,執壺問那船家道:船家,你這酒可是飲得?”

船家年逾五十,著麻衣,批蓑衣,頭戴竹笠,回頭笑曰:這酒就是老兒給客官們飲用的,不是什麼好酒,但也喝的。”

慕北陵笑道:“是酒便行,喝不喝的無需看品質,只看心境,此景之下縱然糟粕之釀,也味同佳餚。”說著翻起扣在桌上的酒杯,替姑蘇坤他們也斟上幾杯。

船家道:“看公子不像是尚城人氏,應該是第一次來鴛鴦湖吧。”

慕北陵淺抿口酒,入口辛辣,確實算不得何等美酒,他說道:“這也能看出來,船家好眼力啊。”接著道:“我們是扶蘇來的,聽聞今日這裡有吟詩作對之美事,特來看看。”

船家道:“公子算是來對地方了,老兒我在這鴛鴦湖上撐船也有三十年了,每年就這一天人氣最旺,城裡的公子小姐們今天都會過來,可熱鬧的很啊。”

慕北陵道:“可否與我們說說這鴛鴦驚蟄詩詞彙啊。”

船家道:“當年先王下令開胡引水,建了這湖,就是在驚蟄日與眾位娘娘同遊此湖,那個時候老兒的船還搭過幾位公主呢,那日先王興致正濃時,飛來了幾對鴛鴦,後來就賜名鴛鴦湖。再往後啊,這個地方就被看成時結姻緣的好地方,每年驚蟄日那些公子小姐都會過來,希望能盼到各自的因緣。”

慕北陵道:“原來鴛鴦湖是這麼得來的啊。”於此時口中忽然回起酒香,順著丹田直衝喉嚨,香氣淳鬱,他不由讚道:“船家,你這酒有點意思啊,喝下去這麼久香氣才回過來。”

船家一邊撐杆一邊說道:“這酒啊,叫紅豆酒,老早就有了,岸上那些酒家都有得賣。”

慕北陵暗道:“紅豆謂之相思,相思故有愁斷腸一解,思罷又滿腹懷念,倒是與這酒味一致,飲之辛辣,猶如斷腸之苦,久而回香,卻有思之歡愉之情。甚妙,甚妙。”

約有兩炷香的功夫,船至湖心小島,幾人依次下船,慕北陵付了船錢,又與那船家閒聊兩句,這才登島賞景。

離得近觀這小島美景確比離得遠時來的賞心悅目,只見島周圍垂柳撫水,島中卻種滿依依桃樹,正值桃花開時,一眼望去粉色盡收眼底,輔以綠草鮮花,三座古亭屹立三方,美不勝收。

沿著碎石小路,一行人漫步島間,看來往青年靚女三五成群相依成坐,詩聲歌聲縈繞耳旁,彷彿置身世外桃源,有種只緣生在此山中之感。

步至一古亭前,只見亭子周圍圍滿人,一白衣飄飄公子立於亭子中央,手持摺扇,腰配玉帶,黑髮高束,舉手投足間盡顯風流之狀,不少女子執手痴醉看他,滿眼崇拜。

慕北陵拉著孫玉英的手走至人群后方,聽旁邊女子說道:“譚公子留下的鴛鴦歌賦已經有三年沒人填詞了,不知道今年有沒有能填的出來,唉,可惜我是沒那命了,只盼能與他月下對坐相望便好。”

另一女子啐道:“發了春的小野貓,也不嫌臊得慌,小心被你爹聽到啊,打你屁股。”

孫玉英掩嘴輕笑,那二女見狀連忙收聲,此時慕北陵也來了興致,想去看看二人所說的鴛鴦歌賦到底是什麼,怎奈前面被各色女子堵得水洩不通,想進一步都難。

便在此時,忽聞亭中有琴聲傳起,乃起歌前音,音起之時,眾女不約而同的噤聲,深情凝望那白衣男子,痴醉入迷。

隨即便聽一男子柔聲和琴而出,其念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接著歌聲起,詞曰:鴛鴦湖上鴛鴦遊,霞山彩蝶伴雙飛,伊人素酒月不再,只盼曉日常相隨,磬兮,竹兮,琴兮,瑟兮,子衿我心,竹馬相騎……”

曲揚,歌悠,扣人心扉,如泣如訴,道不盡的難覓紅顏惆悵。

曲罷歌止,有女潸然落淚,執絹輕拭鼻尖,似是被那譚公子嘆紅顏難尋之情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