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北陵道:“先生此言何意?”
皇甫方士釋曰:“南元世子來朝求姻,屬下曾聞南元鄭公有子名簡,此子多力善射,武藝高強,乃上等武將之身,然此子痴武,鄭公替其娶了多女皆不入囊,其道諸女子柔弱,無巾幗之力,故此鄭公至今無孫,鄭簡鐘意之女乃與其一樣有武傍身之人。”
“若此意乃都仲景進言,勢必想以孫將軍之勢博鄭簡所愛,如此一來鄭簡必向大王表示對孫將軍的喜愛之意,大王既已開金口,朝中女子任其挑選,適時就算想反悔也不成。”
“都仲景知孫將軍乃雲浪大將軍之女,若貿然求大王讓孫將軍入聯姻之選,大王多不會同意,便出旁策,命將軍送女入朝,倘若那鄭簡看上將軍,都仲景再加以進言。將軍乃扶蘇上將軍,軍中為王頗高,假若去了南元,便可削去雲浪大將軍在扶蘇一大勢力,其一雕爾。”
又道:“主上與孫將軍兩情相悅本已不是隱秘,他日孫將軍若被鄭簡看中帶去南元,主上定然不允,都仲景便可再借主上欺君犯上之藉口,進言大王除去主上,此二雕也。所以屬下方才才會問主上,此意是為大王之意還是都仲景之意。”
慕北陵沉吟道:“依先生之言,我和玉英此去凶多吉少?”
皇甫方士點頭預設。
此際夜風忽起,吹動門窗“哐哐”作響,燭火晃動,眼看著就要熄滅,皇甫方士執火鑑輕撩燭心,燭光遂而升騰,沉默分許,他又說道:“昨日楚商羽警醒主上之言,屬下至此都想不明白,縉候盤亙尚城,其勢難入朝城,為何會說朝城有難。”
慕北陵道:“可能也與南元世子有關。”忽而笑道:“無論如何既然大王已經下令玉英入朝,我若置她於不顧,何敢再稱大丈夫。再者玉英與我已有姻親之舉,夫置妻於險地,獨善己身,此天怒人怨之事,北陵何敢為之,我主意已定,此趟必行。”
皇甫方士道:“主上若執意去朝城,須得做好萬全之策才好。”
慕北陵道:“先生有何良策。”
皇甫方士道:“時下扶蘇太平,主上於關中威望如日中天,可遣任君之御風縱隊先行探路,沿路百里一哨,打探訊息,再命人混入朝城,藉以審時度勢。其二,讓雷天瀑的鐵甲縱隊與主上同行,雷天瀑善防,可保主上和將軍周全。其三,命趙勝率領虎豹騎先去朝城外十里林中隱匿,若有危機,可先發制人。”
慕北陵道:“火營遣令需有嶽威大將軍出示,我突然調動這麼多人馬,恐怕有些牽強。”
皇甫方士道:“嶽威中正,屬下料定就算主上不說,烽火大將軍和雲浪大將軍亦會向其通氣,主上無需多慮。”
慕北陵想想也是,心道:烽火大將軍和雲浪大將軍,勢必不會讓我和玉英獨去朝城。”遂而連夜出太尉府,於子時到達扶蘇大營,縱馬直奔中軍帳。
入帳見嶽威還未休息,拱手拜道:“屬下慕北陵,參見大將軍。”
嶽威讓其入座,不等慕北陵開口,便直入主題,說道:“你想調動多少人馬?”
慕北陵一怔,卻聽嶽威起身笑道:“你小子,烽火大將軍和雲浪大將軍早料到你會過來。”執起桌上一封信箋遞於他,又道:“這是二位大將軍的意思,你看看。”
慕北陵展開信箋,置於燭光下,見信上寫道:“北陵若來,傾力相助。”心中登時淌過暖流。
嶽威道:“火營九千將士在此,如若不夠,我在去山營借些人馬過來。”
慕北陵合上信箋,起身拜道:“有勞大將軍,此去朝城萬分艱險,貿然出動全營恐引人注意,只需虎豹騎,鐵甲縱隊和於峰縱隊即可。”
嶽威當即應下,事出緊急,也不多與之交談,書好軍令,沓下兵符交與他。
慕北陵急出中軍帳,尋來趙勝,雷天瀑,任君,尹磊。此四人稱得上他現在最信賴的心腹之人。其所率之軍攻守兼備,可謂火營尖頭利刃。
四人立於帳下,慕北陵掃視四人,說道:“深夜找你們前來,實乃事出緊急,此事關乎我與孫將軍的性命,望你們謹慎待之。”
四人齊齊抱拳,應道:“謹遵將軍令。”
慕北陵展開朝城地圖,寥看幾眼,喚道:“任君。”
任君踏前一步,道:“末將在。”
慕北陵道:“命你率御風縱隊將士先行出關,沿尚城,薊城官道前往朝城,百里安插一哨,我要隨時知道沿路動向。”
任君應道:“末將領命。”
慕北陵又道:“你再帶人喬裝去到朝城,這些日子南元世子鄭簡正在朝中求聯姻之事,你務必搞清楚朝城每日動靜,時刻回報。”
任君再應,領命翻身出帳集結人馬。
慕北陵又喚:“趙勝。”“
趙勝踏前,抱拳應聲:“末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