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城主大人對手下人也不苛刻,至少不像對六府衙門那些管事者吆五喝六,有時候甚至罵的狗血淋頭,比如前天城戶衙門新上任的指揮使孫大人就來過一次,說是想要請示來年的通商條令。每年令尹府衙都會下達第二年的稅收,商會分級,來往貨物清單等等。
但是咱們這位城主大人顯然不怎麼待見新來的孫家四公子,很沒品的叉著腰站在衙堂大門前,罵道驢操的小娘奴,屁大點事也要來煩老子,褲襠裡那點玩意都他媽長腦子上了,滾蛋,下次再拿這些破事過來,老子斷你孫家香火。
可以想象素來文雅的孫家四公子四聽到這番話是何等咬牙切齒,然而還要笑著賠不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還有就是府裡胖子廚頭是唯一一個成天過的戰戰兢兢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老頭命理相剋,胖子廚頭一開始還是延續慕北陵在時的膳食風格,一日三餐粗茶淡飯,這不剛過沒兩天就老頭堵在後廚好一通血噴,說是你把老子當兔子喂啊,成天沾不了丁點油水,再敢蘿蔔白菜對付老子,老子當天就把你小子練成豬油。
胖子廚頭也算心眼活份,第二天就好酒好肉招待,單是醬牛肉就切了三斤。可憐的是好日子才過沒兩天就又被老頭堵在後廚門口,說是你個狗日的,豬肉蒙心了是吧,你想油死老子啊,再搞這麼多葷的老子讓你吃半年素。
結果簡直欲哭無淚的胖子廚頭只好沒一頓葷素搭配,先上葷菜,眼見風頭不對立馬換素菜,一頓飯下來老頭倒是吃的舒服,胖子廚頭累得夠嗆,沒見才幾天時間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最後老頭有一天終於善心大發,拍著胖子廚頭的肩膀大肆讚揚一番。據符力的丫鬟說當天看到胖子廚頭恍恍惚惚回到房間,然後房間裡就傳出滲人的嗚咽哭聲,整整兩個時辰啊。
從那以後看老頭血噴胖子廚頭成了府裡所有人一種消遣,有好事的家丁甚至擺臺做莊,賭廚頭今天會不會被罵,罵了會不會哭。
此時府衙後院的二尺廊凳上,老頭斜靠在漆紅廊柱上,翹起二郎腿,有一口沒一口喝著上等虎跑。英氣逼人的連破虜端坐在他腳尖前,手中捧著本《三清甲子觀想》,時而朗讀出聲,時而蹙眉沉思。
數日未見少年個頭似乎長高了些,五官稜角逐漸分明,剛毅中不乏陰柔,極有虎將之風又有文弱之氣,特別是一副臥蠶眉,簡直和當初的琳琅夫人如出一撤。
少年讀到一段,突然把書捧到胸口貼緊,微微偏頭,瞄了眼正醉眼朦朧的老頭,發現老頭在看自己時又趕忙故作鎮定捧開書冊,唸唸有詞。
老頭抬手掩嘴清了下嗓子,右手抓在圍欄上拉起單薄的身子,搖了搖被磨得光華錚亮的酒葫蘆,輕聲說道:“既無讀書心,又何必裝模作樣,這世上最擾人的事不是別人騙你,而是自己騙自己。”
少年重新把書捧到胸口,兩個臉頰憋得通紅。
老頭伸出手,示意少年把書拿過來,看了兩眼,剛好到內僣第八篇,說道:“內者,進說辭也,健者,健所謀也,後面……”
少年很快接道:“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馴順。陰慮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故作平靜實則內心已經樂開花的猥瑣老頭不住點頭,合上書冊,幽幽道:“行了,今天就到這裡吧,我看你也沒什麼心思讀書,放你休息一天。”
這本《三清甲子觀想》其實老頭當年被人追殺到金州時,遇到那位送他木簪子高人時,趁那高人不注意順手牽羊牽來的,裡面記載了高人在三聖山蒼頂苦禪一甲子的感悟心得,既有世俗中列國伐謀的縱橫捭闔之術,也有高人對天道的冥冥感悟,可謂普天之下唯有此本。
且這《三清甲子觀想》文字佶屈聱牙,晦澀難懂,他沒記錯的話少年拿到這本書不過短短三天時間,能做到倒背如流的地步,實屬難得。
老頭將書冊遞給少年,執起酒壺飲下一口,嘖嘖道:“是不是在想姓慕的那臭小子了?”
少年點點頭,又趕緊搖了搖頭,想說也在想先生和籽兒,不過沒好意思說出口。
老頭不以為意,鄙夷道:“那小子有什麼好的,用你這麼掏心掏肺的對他,還有那個一腦袋黑白毛的傢伙,一看就是未老先衰之象,也就小丫頭有點意思。”
老頭其實想說怎麼好東西都被姓慕的小子沾光了,不過覺得這麼說面子上掛不住。
少年別過頭,撅起嘴,顯然不認同老頭的觀點。
老頭趕忙陪不是,“嘿嘿,我這不是喝多了隨口一說嘛,乖徒兒千萬別生師傅的氣啊。”
少年曲起膝蓋,右手握著書放在膝蓋上,擔心道:“也不知叔叔他們現在到底怎麼樣了。”
老頭側身趴在圍欄上,抬頭望天,天空陰沉沉的,有落雨之象。
這兩天他特意吩咐留守的風營斥候把一切能收集到的訊息通通拿過來,目前為止,訊息還停留在宣同門那場大戰。
老頭罕見的嘆了口氣,感慨道:“慕小子就算攻破朝城,也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能不能衝破桎梏飛龍在天,你師傅我看不清。”
少年狠狠蹙起眉頭,問道:“那誰能看清?”
老頭搖頭輕笑,沒有出聲。
能看清的,或許真的只有三聖山上那幾個老不死的吧。
喜歡十三皇旗請大家收藏:()十三皇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