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兄弟!大哥一定為你建一座大莊子!”趙風頗為感動,這個張飛,雖然看起來粗枝大葉的,但這也有細心的時候啊。
“主公能有此等兄弟,實乃主公之幸也!”戲忠道。
“不光是翼德和子龍,志才,奉孝,文則,山君,你們都是我的好兄弟!”趙風道,“真希望將來我們遲暮之時,都還能夠聚在一起,把酒言歡!所以,你們要記住了,無論何時,都要保全自己的性命,一城一地丟了,我們再奪回來便是,但若人丟了,再想找卻是找不回來了!”
“主公!”被點到的幾人紛紛下跪,忍不住落下淚來。
“好了,別動不動就下跪,這樣,一會兒我出去一趟,你們先在客棧休息。”趙風道。
趙風想去拜訪誰呢?一個是當下的洛陽令周異,原因無他,只因為他有一個聰明絕頂的兒子!美周郎,周瑜!
其次呢,趙風還想去拜訪的便是蔡邕了,這位當代大儒是趙風最敬佩的漢末大臣,蔡邕字伯喈,東漢末年桓靈時期的著名士子。
作為漢代乃至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通才式人物,蔡邕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舉凡碑誄、辭章、史志等,靡不精通;他工書擅畫、精於音律,兼及天文律歷、陰陽讖緯術數等,無不博洽。
而且在董卓身死之時,只有他一個敢去為這個萬人唾罵的相國收屍!此等知恩圖報的勇氣可敬可佩!
當然了若是能得到我們蔡妹妹的青睞那便是再好不過的了。此時,蔡妹妹應該還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兒吧?
想了想,趙風還是先決定去拜訪蔡邕,因為若是先去拜訪周異的話,無緣無由。但是蔡邕就不一樣了,蔡邕是名士大儒,受萬人敬仰,趙風可以以學子的身份去拜訪!
說幹便幹,趙風也不是那種拖沓的人,趙風寫了張拜帖,便出了客棧,問清了去蔡府的路,便朝著蔡府走去。
蔡府很小卻很清靜,遞上拜帖之後,門很快便再次開啟,竟是蔡邕親自出門來接。
“後學末生趙風,趙子虎,見過伯喈先生!”趙風向蔡邕深深地鞠了一躬。
“子虎快快請起,快跟我進來。”說著蔡邕拉著趙風的手便向屋內走去,這股熱情勁兒,實在讓趙風摸不著頭腦,不禁在心中大聲問:這特喵的是什麼鬼?
要說蔡邕為什麼對趙風如此的熱情?這還源於趙風的那一封拜帖。本來蔡邕正在書房練字,忽然間書房門被敲響。
“什麼事?”蔡邕皺了皺眉。
“老爺,有一個青年想要求見老爺,這是拜帖。”管家說道。
“放在那裡吧!”蔡邕頭都沒抬地說道。
管家將趙風的拜帖放在了桌案的一側,便退了出去。
蔡邕本不在意,因為一天天來拜訪他的人太多了,若是每個他都見,那他不得忙死?
但是,當蔡邕的目光瞥到那封拜帖時,蔡邕驚呆了,世上竟然有這麼好看的字!
蔡邕趕緊放下筆,拿起拜帖讀了起來,越讀他越是驚訝,文采樸實無華卻斐然成章!尤其是最後那首所謂塗鴉之作《秋暝》更是令蔡邕喜愛不已,就算是他自己,恐怕也寫不出這樣的詩句啊!若是錯過了這麼一位青年才俊,那將會是多大的損失啊!
於是,他立刻起身出門,熱情地將趙風迎了進門,生怕錯過了這個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