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主公,我們不能因此便跟曹操開戰!我們可以去徵詢曹操的意見,看看曹操怎麼想的,紀相信,曹操也是一個明白人,他知道應該如何取捨!”逢紀接著說道。
“嗯,卻是如此!”袁紹點點頭,“這樣,一事不煩二主,就由元圖先生跑這一趟吧!”
“屬下遵命!”逢紀當然不敢說不啊,雖然不想,但還是應了下來。
“這個子虎,下的一手好棋!”曹操看完聖旨,不由得自言自語道。
他認為,這聖旨完全都是趙風自己的意思,這樣的話,趙風就有了一個能夠壓過他們的身份——王爺了!這樣的話,不用小皇帝下令,只要趙風下令,他們這些諸侯就必須遵從,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不過天地良心,趙風可沒有這麼想,他可沒有想過要封王,這完全都是劉協一個人的主意!
“主公,不能單單只看趙風那裡封王,還要注意袁紹啊!”荀攸這時候也看完了聖旨。
“袁紹,他怎麼了?”曹操不明白荀攸所說的是什麼意思。
“主公,您被封為司隸牧,這完全是袁紹不想看到的,因為袁紹也同樣有能力將這司隸攻下來,但是那趙風卻絲毫沒有給袁紹封賞!主公難道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嗎?”說到這裡,荀攸滿是笑意地看著曹操。
“嗯,子虎這是想要看到我和袁紹打起來!”曹操跟荀攸還有逢紀的想法不謀而合,不過天地良心,趙風擬聖旨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想這麼多。他只是單純的不喜歡袁紹,不喜歡將司隸給袁紹罷了,並沒有想過這所謂的驅虎吞狼之計!不過此算是無心插柳了吧?
“沒錯,趙風就是想要我們鷸蚌相爭,隨後他便漁翁得利!”荀攸十分篤定地說道。
“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曹操將詢問的目光投向荀攸。
“先按照原計劃行事,我軍只去河內還有弘農。不過,應該過不了幾天,袁紹就要派人過來了!”荀攸故作神秘地微微一笑。
見其笑容,曹操估計荀攸八成是不會告訴他為什麼了,於是他只好低下頭來獨自思考。
其實荀攸也沒有賣關子的意思,只是荀攸覺得,憑藉著曹操的智謀,想出這些問題應該是不在話下的!所以他才讓曹操獨自思考。
“呵呵,原來如此,想必現在的袁紹應該比我更著急吧?”曹操想明白了關鍵。
其實道理很簡單,袁紹現在地盤縮水縮的厲害,所以他迫切地想要得到一些地盤,擴張自己的實力,這也是為什麼他要比曹操更加著急的了!
見曹操想明白了一切,荀攸有些欣慰地笑了。
“我們就按照原計劃,元讓取弘農,妙才取河內!”曹操當即下令。
還有一方諸侯,他稍晚一些收到了聖旨,在收到聖旨之後,簡直將趙風恨得牙癢癢。
此人便是劉備,在他眼中,雖然他出兵最少,但是盡的力可一點不少,為了與呂布對戰,兩個弟弟還受了傷!而且,怎麼能夠怪他出兵少?完全是因為他的總兵力才僅僅只有五萬人好嗎?五出一還想要怎麼樣?袁紹雖然出兵多,但是他卻是十出一啊!
買了這麼大力,結果卻沒有撈到什麼好處,只得到了一個新野太守!這讓劉備如何能夠心理平衡?
而且,拋開這些封賞不談,陳宮的計策竟然失敗了,至今為止,無論是劉備還是陳宮,就算是遠在陳留的曹操還有荀攸都沒有想明白,趙風是怎麼僅僅憑借五萬人便將守城的三十萬人擊敗,並且成功將劉協救離了長安城!
“主公先且息怒,氣大傷身!”陳宮勸道。
“嗯!我懂得!”劉備點點頭,雖然心裡極度不平衡,但是他的心裡承受能力好,完全不會向袁紹那樣,直接被氣的吐血。
“主公,雖然我們的封賞小,但是我們也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的封賞來做一些事情啊!說到底,那趙風還是幫了我們一把!”陳宮說道。
“哦?此言怎講?”劉備疑惑不解地問。
“之前主公居於新野,乃是寄人籬下,名不正言不順,就算是募兵練兵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劉表發現!但是現在不同了,主公現在被封為新野太守,這也就意味著主公現在可以正大光明地募兵了,因為劉表再怎麼也不會違背聖旨來攻打主攻的!”陳宮道。
“嗯?”聽了陳宮的分析,好像真的是這麼回事啊!劉備微微點頭。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如同趙風一樣,公然開設招賢館,將天下賢才都招募至我軍麾下!”陳宮有些激動地說。
在陳宮看來,劉備現在最主要的便是缺人才,卻兵馬,一旦有了人才,有了兵馬之後,劉備便會一飛沖天!
當然了,天下不滿意之人可不止劉備一個,還有那個遠在江東的孫權!這聖旨之中隻字未提他孫權,這是為什麼?至少他父親孫堅在的時候還收到了一份聖旨,那是封其為揚州牧的聖旨!但是孫權沒有啊,孫權現在屬於名不正言不順的狀態!
但是,既然沒提,那就不去理會了,畢竟江東之地距北方諸侯還隔著一條天塹長江呢!等到北方諸侯攻來,還不一定是何年何月呢,而且,北方人不善水戰,這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孫權一點也不擔心自身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