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那趙風提出了什麼苛刻的條件嗎?”曹操問道。
“沒有,趙風之時說讓我們三年內還兩成借到的糧草就好,而且,我軍要撤出青州還有司隸!趙風馬上就會派人接手!”荀攸道。
“這個趙風啊!”曹操感慨一聲,本來還以為,趙風能夠提出多麼苛刻的要求呢,現在竟然只有這麼一點點的要求,曹操頓時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趕快安排賑災,先解決了眼下的問題再去研究趙風吧!”曹操吩咐道。
“是!”荀氏叔侄一同離去。
“趙風啊趙風,現在我曹操反倒是有點羨慕你了!”曹操看著天空中潔白的雲彩,喃喃自語道。
此刻,就連曹操也不得不承認,趙風真乃是天選之人,竟然連上天的意願都能夠揣測!
人不與天爭,這是亙古以來的道理,曹操現在也猶豫了,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日,襄平城同時迎來了兩個客人,或者說是使者。一者是張紘,二者是簡雍。
兩人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兩人有著同樣的目的——向趙風借糧。
就在兩人都還沒有入城的時候,兩人便相遇了,因為現在從南方往北方趕路的,出了到趙風治下去求糧的,還能有什麼人呢?
“不知這位先生怎麼稱呼?某名簡雍,字憲和,來自新野!”簡雍和善地向張紘打著招呼。
“原來是簡先生,久仰久仰!吾來自江東,張紘字子綱!”其實張紘的這一番話完全是客套話,因為他哪裡知道這個簡雍是何許人也?不過簡雍一說他來自於新野,張紘也能夠猜個大概出來。
“原來是子綱先生!”簡雍肅然起敬,不為別的,就為張紘張子綱!那可是江東二張之一。
說起這個張紘,還有著一個軼事典故與其相關,那就是:小巫見大巫!
歷史上,張紘在許都時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見過一面。張紘稱陳琳的文章寫得好,陳琳說道:“我的文章比起你的來,就好比小巫見到大巫一樣。”成語“小巫見大巫”也由此而來。
其實事實上,比起張昭這個“二張”的另一人來說,張紘所擅長的還是在於文學造詣方面,至於治國之才,還是張昭要更勝一籌。
“呵呵,憲和此來應該也是為求糧而來吧?”這倒不是張紘託大,畢竟年歲在那裡擺著,已經年近半百的張紘確實有資歷當得起“子綱先生”這一稱呼。
“是啊,旱災再加上洪災,我們新野現在可是快要斷糧了啊!”簡雍道。
“誰不是呢?算了,不提這些了,我們進城之後直接去找那趙風吧!”張紘擺了擺手,看來天下間的諸侯,也就趙風這裡過得不錯,這不,襄平城好像連淹都沒有淹過吧?
“是啊,來,趙風治下恐怕都沒有發過洪水的地方吧?”簡雍不免感嘆道。
在他看來,這遼東確實是百姓的福地,百姓在這裡著實是生活幸福,就看看現在,所謂的災後,遼東百姓在大街之上依舊是春光滿面,哪有剛剛受過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