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捧在手上如獲至寶。讀書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因為你能安靜下心神,沉潛在書中。”陳小嘉羨慕起她來,因為他多想靜下心來讀讀書。
“呵呵,我喜歡找我喜歡的書。”
“我都不記得我有多久沒有來過書店了。書對於我來說,成了生分的物品了。原來大學時,我很戀書,出了校門,我的那些遺老差不多都束之高閣了,我知道是因為出了校門,人變得不安靜,心裡的浮動。很難靜下心來讀一本書了。”陳小嘉沐浴在陽光下,有一種錯覺,曾經的他那麼喜歡文學,喜歡古詩詞,所以,他才想到把美麗的景緻描畫出來。這是他改學攝影的初衷。
“書拿在手中,感覺,有份量,這是一種財富。”吳先奴的聲音恍若有點點遙遠了。
“快到午時了,你餓了吧,一會下去吃飯。”
“精神食糧,也可以飽腹。你呢,要是感覺餓,我們就先下去樓。”吳先奴笑,有喜歡的人陪伴在身邊,是一種安靜的幸福。此時的她希望時光為他們兩個人而停留。
“聽你的,你說什麼時候想吃就下去吃。”
吳先奴喜歡買書,讀書,她是一個有深刻內涵的女人。
“書能提神,只是太重,造價也高,書籍印得越多,越耗樹木,我覺得應該研究一種材料,代替紙張,一個是利於環保,節約能源,一個是減輕成本,使喜歡讀書的人,都能低價買到書,使讀書蔚然成風,不是很好嗎?”
“那樣人人喜歡讀書的氛圍,提高整體國民的素質。”陳小嘉亦以為是。
“我發現,你喜歡吃零食,喜歡笑,發起怒來也是,很有威嚴。”
“呵呵。你觀察的還很細致。哦,我忘記了,你是攝影師。”
“你說對的。不過,作為屬下,常被耳提面命,還總會多少知道你的習性了。這是很自然的。”
“呵呵。我保證,不和你發火,好不好,哪天我要是,沒有管住自己的脾氣,你不要和我一般見識,好不好?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其實我也很少見到你發火,你不用自省。你一向是很溫和。”
“溫和是什麼優點啊?那是你一向做得很好了,我除了贊賞,沒有什麼可苛責的了。”
“也是。”
“哈哈,《十九世紀波蘭文學》。”她從書架上抽出,翻看得津津有味。
“看起書來,你是不是忘記了吃飯了?書能飽腹吧?”陳小嘉笑。
“讀書,使人年輕。”
“何以見得?我沒聽說過。”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我認可這句話。”
“唔,改變的不止是容顏,能改變心境。”找出一本書,坐在一邊,陳小嘉的心沉靜下來。
對面書中流連的這個女人面呈明朗的笑,那笑意也在悄悄的感染著他,吳先奴何止是喜歡外國文學,陳小嘉記得,吳先奴常常在辦公室裡也喜歡捧書而閱,他對她的認知上升為一個深的層次,不是一天兩天得來的。
“讀書是終生受用的。我父親說過的話,我一直記在心裡。從小在他的表率下,我要求自己常常讀書,靜下心來,因為這是一個好習慣。”
“是好的習慣。”陳小嘉也希望自己能坐下來在書中安靜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