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之神話,陳小嘉再也沒有拿起畫筆。
站在陳小嘉今生執筆的最後的一幅畫,林軒百感紛織,不思量自難忘,從她看到陳小嘉第一次現身,她就已經被他吸引,他的儒雅,他的氣質,他全身上下散發著不能拒抗的獨特的魅力,早已經深入骨髓與魂魄,不能拔離,他是她永遠不能解脫的情和痛。
回憶是一種寄託,一種精神支柱,是一種精神的慰藉。
她記得冷汀璵說過,不要被懷舊情緒控制你,可是時過境遷,物是人非,身為母親身為張帆妻子的林軒還是忘不了陳小嘉。
張帆知道她餘生是這樣的,想念一個人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忘記,因為情到深處,就再走不出感情的網。
張帆知道,陳小嘉和林軒是隔著天河的兩顆星,永遠在彼岸。
……
輕緩的曲在周遭蔓延,就如淡淡的雨霧,似有似無,諦聽去,卻真實的存在。他無由的喜歡上這裡,很想飲上一杯茶。就在一個高音的跳躍間,眼前有一個人影,飄忽而過,讓他怦然心動,因為這個背影似曾,相識。
無暇多想,他飛奔而起,等到他起身,再走出來,人影已經消失不見。
他沖出門去,四顧茫然。雨還在下,滴答滴答,悵然的他,若有所失。剛才是不是看花了眼睛呢,因為他的心裡駐銘刻下那個背影,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此來,茶沒有飲得成,一直想追隨的身影也消失了。
小窗前明燈下,他在專注的畫,墨色黑白分明的呈現出一個女人背影,這背影已經長駐他心頭,閉上眼睛,都十分清晰,粗粗的辮子,垂下了腰際。他對著畫板,發症。他很久沒有拿起畫筆了,為了意念中的人,他欣然的再次揮毫潑墨。
是了,她出入茶樓,也許是喜歡喝茶,這不是很好嗎?陳小嘉明前一亮。
………
“洋洋盈耳,有生以來是我聽的最多的了,茶有這麼洋洋大觀,聽來,嚇住了。謝謝。”陳小嘉由衷的道謝。她的聲音聽上去和麵色一樣的柔和。他沒有在意到,娓娓道來的她對他頗有好感。
“不用謝。您看上去這麼和藹可親。不,我是說您隨和。”她不知道怎麼說恰當了。
“我這個人是隨和。”
“您,一個人嗎?”因為她發現他左顧右盼,似在等什麼人。“在等人?”
“嗯,真是別開生面,好,這個茶樓真是越來越吸引我了。”陳小嘉怎麼會甘心就此離開呢?“我來慢慢品飲好了。”
綠茶裡瓷器裡,漂浮,有如盛開的花朵,茶香氤氳,陳小嘉的心情一下好起來,他在想,茶樓的主人,應該是什麼樣的人?這麼奇特。
轉念之間,他忘記這件事,因為那個他一直尋找的背影的女子,出入的地方,他也油然的喜歡上了這個清靜所在。輕啜過綠茶唇齒留香,他堅定的對自己說,我要找到她。
……
茶樓多了一個喜歡光顧的客人,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慢慢品飲,他漸漸的喜歡上了這裡的情調,空氣清爽,雨的印記,秋日私語,小橋流水,隱約著輕慢的輕音樂,讓人心裡安靜,一杯茶,幾塊甜點,就是晚餐了,光線正好,不很明亮,也不暗淡,黃昏漸漸的襲上了晚窗,他可以近距離的觀察窗外的景緻,高大的樹,參差披拂深色的葉子,在風中蕩來蕩去,又飄走了,晚秋的天氣,溫度不溫不火,正如他平靜的心情。
離開了茶樓,他慢慢走在樹木蓊鬱的小路上,腦子很清醒,途經202站,他上了車,在人群中尋找,只是他下意識的搜尋,杳然無她。
……他手上的杯子忽而放下,因為他注意到了木製壁上的古詩,底處憑闌思渺然,這一句纖毫畢現的貼切了他的心境。
倒上一杯水,開啟音響,雨的印記,飄動在耳邊,他的大腦忽然閃現一首詩,
底處憑闌思渺然,孤山塔後閣西偏。
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重來看雪天。
這是茶樓的詩,他細細玩味,倒是詩的意境應和了他的心念。這是他喝茶時,看到的牆壁上的詩,於是燈下,他鋪開了紙,畫了起來。
幽深的素描景緻,自他手上緩緩流瀉,得心應手,陽光手下的作品,似乎都多一份生動,工作中他專注,用心,日子似乎多了一份期待。
……他欣欣然的去喝茶,帶去了畫,就和詩貼在一起,詩畫,相得益彰,渾然一體。放下空杯,他滿足的離開了。
白天工作,回到住處,陳小嘉漫多一項工作,為詩作畫,揣摩詩的意境,然後落筆。這種感覺很美妙。
……
走在石子鋪就的臺階上,他的步子輕輕,似乎每走一步都沉吟,他的眼前一片光明,未來還有無限的期待。
每一步都可以說是自由的漫步,因為屬於他的時間在自己的手中,他很自然的走入那處茶樓。
他走進小座,輕輕的燒好水,注入瓷器,看著沸水,把茶葉飄浮起來,花一點點的放大,變色,他目光專注,面色柔和,時間靜好,完完全全屬於他不被打擾,他在想象背影女子,面色嫻靜,舉杯輕呷,陷入遐思的他,甚至想見到了她的微笑,茶的香澤彌蔓開來,讓人幽然沉醉。
當他第十次踏入那處茶樓,飲過茶,他輕輕畫起來,等到光線不是太過明亮,他放下筆,光線對於他們是最為重要的,明暗的變化,瞭如指掌,光線的不足,嚴重的影響到色彩的取捨。
推開門,輕輕離開,就在他要走出去的時候,服務生輕輕叫住了他,“您好,請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