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軍的騎兵在闞疃鎮外發現了袁時中部,也看到了三營火併,立即派一甲士兵返回義門去稟報訊息,餘下的人則潛伏在附近。
義門堡距離亳州城約90裡。亳州公會建立後,王端帶著三千步兵,一千騎兵和炮兵,以及一千俘虜編制的輔兵,順著渦河南下。
保安軍只用了十五個小時就殺到城堡外面,隨後一鼓作氣攻下城堡。王端是隨船南下的,並沒有進入義門堡,而是直接轉走漳河,前來進攻城父城。
王端接到訊息時正在城父城外觀看城牆,可以看到城牆包磚新舊不一,應該是經歷過多次修補。
隨軍南下的劉建廷說道:“城父也是一座古城,自春秋時就建城了,一開始是陳國屬地。楚國滅陳國後屬楚國,楚國滅許國後,曾遷徙許民到這裡居住,當時名叫夷邑。漢時設城父縣,洪武年前廢除,只是磚城還在,但位置已不如義門重要了,所以官府在義門設巡檢司。但伍子胥、留侯張良、神醫華佗和魏武帝曹操都出生於此地,也可謂是人傑地靈啊!”
王端不信,難道伍子胥等人都是在這座城堡裡出生的?
王端對這些歷史並不感興趣,對這座磚城也沒什麼興趣,他現在只想快點攻下這座磚城。
劉建廷說道:“佔據城父的是本地土豪左氏,自十三年土賊來攻打城父,官府無力救援,左氏只好出錢募集鄉勇,將土賊擊敗。自此以後左氏就佔據城父城,並控制了周圍幾個村寨。在亳州城被攻破前,左氏已經是聽調不聽宣了,只是將本地的額稅送入州衙,其餘的事知州也一概不管,一是怕逼反左氏,二也是受了左家好處。”
“現今的左氏家主是左大用,家中本來就有良田萬畝,家奴近百,自從賊起,左氏又搶佔無主田地,收留逃難流民,如今已經是良田三萬多畝,家奴兩千餘人。除左家外,城中還有居民三四千人,據義門俘虜交代,城父城中有鄉勇兵一千五百人,其中左家有兵八百,各個披甲。據說左大用是花了大價錢置辦的,每個士兵都身披兩層甲,外側是紙甲,內側是棉甲。其中有一百精兵外披扎甲,內襯棉甲。”
黑牛騎著馬來到王端身邊,“十門火炮已經渡過漳河,是否馬上開始攻城?”
“城中可有火器?”
“據俘虜交代,”黑牛回答,“城中有大銃百杆,每銃重達三十多斤,需要兩人抬起,一人點火,發射鉛子可達兩三百步遠。還有鳥銃兩百杆,有效射程可達六七十步。”
這麼多火器絕對稱得上土豪了!
派出喊話的使者舉著白旗來到城牆下,“請通告左老爺,我們是亳州公會的鄉勇兵,請左老爺開城門放我們入城。”
約數分鐘時間過去,城牆上回話說:“左老爺不知道什麼公會,也不能給各位開城門,但備下了好酒十壇,請各位老爺解解渴然後再啟程,來人,將酒放入框子裡順下去。招待不周,請各位海涵!”
十門火炮已經推到城牆三百步外,擺成內凹的弧線,使炮口全部對準城牆上的一點。由於城門修的如甕城一般厚,所以沒有直接攻擊城門。
保安軍這邊還沒有開火,城牆上一杆大銃率先發火,鉛子擦著炮兵頭頂飛過,落在陣地後方不遠處,顯然在這個距離上,大銃鉛子已經沒有什麼殺傷力了。
王端將使者召回,下令開炮!
當保安軍炮兵開始裝填彈藥,城牆上立即架起一杆杆大銃,只聽見城上大喊一聲,硝煙瀰漫,數十顆鉛子瞬間如雨點一般飛入炮兵陣地,想起一片叮叮噹噹的聲音,有幾顆鉛子集中火炮,也有幾個士兵被擊中。好在鉛子無力,並沒有人受傷。
“放!”黑牛大喊一聲,火把手立即點燃藥捻,兩三秒間,十門火炮咆哮著吐出白煙,十顆炙熱的鐵球衝出,翻滾著砸向城牆。
射擊的精準度非常高,十門鐵彈全砸在大約兩平方撞牆上,崩裂的磚塊四處飛濺,碎末甚至形成了一片青灰色的塵霧。
王端看到了城牆內側的夯土,經過了兩百多年風雨,夯土仍然堅硬如初。
城牆上的鄉勇被火炮嚇了一跳,但首領控制住了局勢,沒有讓恐慌蔓延開,並命令大銃再一次開火,這一次鉛子同樣無能為力。甚至炮兵都沒有做出規避,而是緊張且有條不紊地將炮車復位,清除炮膛內殘藥、將一斤六兩重的火藥包塞入炮口,再將鐵彈放進去,然後用推杆推入底部,插上藥捻,進行了第二輪射擊。
這一次射擊並不齊整,好在射擊精度不錯,一半的鐵彈砸在了夯土上,其餘幾枚則砸在了包磚上。
王端眼見著空氣像水紋一樣波動,城牆上還有人站立不穩,險些摔倒。
黑牛說道:“應該砸入兩尺深了,預計再射擊四五次城牆就會倒塌!”
城頭上的敵人也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點燃了一顆顆煙霧彈,然後扔到城牆外面,很快遮住了傷口。
王端嗅到一股子臭味,煙霧彈應該是毒草、糞便和硫磺等物混在一起製作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黑牛將八個都火銃兵集中到火炮兩側,讓他們前進到據城牆二百步處,分成兩排,交替自由射擊,同時火炮繼續開火。<)。每排四個都,每個都正面寬25丈,都只見相隔一步,四個都排成一個長百丈的橫陣。士兵們跟著鼓聲前進,鼓手收到嚴格訓練,他們每分鐘敲擊六十次到六十五次,士兵們跟著鼓聲小步慢走,每步約兩尺半,每分鐘約走15丈,而一百步約需要走三分鐘二十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