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章 留任澤(一)

陸家鎮的地主武裝也很強大,在編的鄉勇有兩千之多,其中僅陸家一支就有四百。

當王端看到陸家在水澤周圍的稻田後,心裡並不高興,因為後世養成的觀念,他並不喜歡地主。

王端不打算在陸家鎮搞土改,他現在只想解放人口,讓人去開墾荒地或進入工廠,因此他打定主意要解放家奴、賤籍。

王端可不傻,手上沒有足夠的人才,卻去搞土改得罪地主,純粹就是找死,連死的最慘的李自成都沒那麼愚蠢。千萬不要認為地主會為了你所許諾的、遠在未來的利益而放棄眼前的土地,他們既不是傻子,而且還鼠目寸光。王端只要一喊均田地,這些人立馬就會變成敵人。

王端不認為自己能複製某黨在20世紀中葉的成功。也不像其他穿越者,指望著找幾個志同道合的小地主文人或大家族的偏支文人,然後靠均田地一通忽悠就能夠打下天下!

王端來自21世紀,一個不平deng遠超任何時代的社會,他不會愚蠢到認為自己可以在農業時代建立一個公平的社會。

他更相信進步主義,他相信問題只能靠一代一代人不斷努力來解決。不可能有一個救世主、思想王就能解決,也不可能靠一代人來解決。

21世紀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在17世紀能解決?

陸寧家確實稱得上大家族,僅僅陸寧一人就有一妻三妾,三個小妾中的兩個是揚州瘦馬。他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陸寧家中的奴僕也有四十多人,這些人主要的工作就是伺候他一家。

更讓王端驚訝的是陸寧家裡還養著一個唱小曲的戲班。

晚上,陸寧族中男人作陪,吃過晚宴後,戲班唱了一出牡丹亭。王端仔細看,發現演杜麗娘的是個男孩兒,忽然想起魯迅說的那句話,有點哭笑不得。

那男孩兒媚眼含春,端地是比女人還女人,臺下的老爺們看的心肝打顫,一個個兩眼冒光,果然都是雅愛梅蘭竹菊的君子啊!

王端聽不懂吳語,更受不了古代的戲腔,眼珠子四處打轉,遺憾的是陸家女子都躲在房內聽戲,王端也沒有機會一飽眼福。

第二天,陸寧引薦了自己的幾個族侄,王端覺得陸光勳、陸敏行兩個還行,計劃將這兩人帶走。

讓族侄下去,陸寧放下茶碗,“道生,我已經和從弟築山言語了,他在鳳陽有些門路,就請他去活動一番。除了鳳陽方面,那保定總督楊文嶽也逃到了汝寧,這點出乎老夫意料之外。新蔡就在汝寧邊上,咱們可不能直接進入新蔡縣城了。如果可取,先佔據固始,再派人去開礦。楊文嶽那裡也要派人前去,畢竟以後要做鄰居的。楊文嶽應該比高鬥光好說話,這人不遵朝廷調令去救援開封,死皮賴臉的窩在汝寧,應該是有了別樣心思。”

“前次在亳州就是楊文嶽收了錢為孫天吉、王學用代奏的官職。如果鳳陽方面不配合,咱們就走楊文嶽的路子。”

陸寧接著說自己對天下時局的判斷,他認為如今像左良玉這樣的將領已經形成藩鎮,前番楊嗣昌調不動,今天的丁啟睿也調不動,如今楊文嶽這樣的文官也不再聽朝廷的命令了,不出數年明朝就會陷入晚唐相同地步。

王端耐心聽著,他是知道一些歷史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裡面的左良玉用兵自重,死在順江而下的路上。他也知道明朝還有不到兩年受命,但他不想把這些告訴陸寧

。如今陸寧對他說這些話,他斷定陸寧也看到了末日降臨,想押寶在他身上。

但陸寧不會輕易將所有籌碼都壓在王端身上,他從王端身上看到了潛力。

陸寧對自己的兩個侄子說道:“王端來歷不明,老夫是百思不得其解,他的軍隊,他的財力,大明何處能生出這樣的人來?”

陸光勳身子向前微微傾斜,恭敬地對陸寧分析道:“全天下身高五尺六寸的人能有多少,王端竟然能湊出一萬人,而且還都是他的家奴,就算是皇上也未必能一下子湊出這麼多。侄子也在鳳陽見過京城來的勇衛營,那些大頭兵普遍身高也不過才五尺三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陸寧捋了捋鬍鬚,帶著微笑說道:“還有他的家奴穿的都是鋼甲,又輕防禦又好,他們的火銃射程遠,火炮也是精鋼製作的,這些都讓人匪夷所思。”

陸敏行謹慎問道:“伯父以為他能成事嗎?”

陸寧笑道:“雖然說馬上打天下,如果說打天下需要十分力,武力只能佔到三分。善於經營要佔五分,善於用人佔兩分。”

“那王端如何?”

“老夫還看不透啊!”陸寧沉思道,“只靠一萬家奴是奪不了天下的,但可以循序漸進擴充兵力,關鍵還要看經營這一塊,王端確實展現出不同於常人的能力,但也有些太超凡脫俗了,老夫還不敢把全族的身家性命全押在他身上。”

陸敏行說道:“小侄看他設立公會,又籌建學校,又聽您說了他提到的核心宗旨、發展生產,小侄認為王端還是能成事的!”

“且說來聽聽!”

“是。王端的言說可以說是明心見性直指根本了。小侄雖未從諸子百家、古今先哲處讀到此類思想,但也能看出他看世事的見解是超過了諸子百家的。王端說經濟為基礎,文化為經濟產物,只這一點就非諸子百家所能比擬的。說句大不敬的,就算是孔聖人也沒有王端看的深徹究竟。小侄認為他應該是受了人性本惡的荀法學說的影響,但他又不是商君愚民那一路的,而是斷定想要建立太平盛世首先要承認人是有私利的,只有透過全力去發展工農業來滿足私利,才能建立一個太平盛世!這一點和李贄很想。”

陸光勳不解道:“如果人各私其私,爭鬥不休,此多一分彼少一分,怎麼可能實現太平盛世?”

“剛才不是已經說了要發展工農業嗎。王端設立公會更是大有深意,王端說權力自民出,那就是要集私利為公義。不過小侄在這一點看不明白了,如果人們為了私利在公會中爭鬥,必然會有黨爭,要麼最後所有人只能得到相等的利益才會罷休,要麼公會分裂,重新兵戈相向。”

陸寧點頭,讚許地看了陸敏行一眼,“敏行見解甚合我意。王端想的可能就是要所有人黨爭,希望所有人能互相妥協,而不至於兵戎相見。老夫倒是不關心這些,畢竟公會不一定能推廣開。王端並不是聖人,他雖然有天下為公的想法,卻不是個甘心放棄皇位的人。老夫認為,他是否願意和各地計程車紳合作才是能否成事的關鍵,現在看他是願意合作的,但又有些不甘心。這也不怪他,就是皇帝也不甘心。自趙宋以來,都說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趙官家豈是真願意和士大夫共天下?不過是不得已而為之罷了。本朝的皇帝也是如此,王端要想成就霸業也需如此!”

喜歡人在大明有事燒紙請大家收藏:()人在大明有事燒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