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章 立足烏龍集

“莫急,”方誌平抬手壓下喧譁聲,“謀定而後動。道生所說也有道理,那以你之見,我軍要西去攔截?”

周撫鋒急忙反對,“不可不可,賊人有十多萬,萬一有一部去鬧鳳陽了可如何是好?”

王端看出幾個人各懷心思,他們並不想冒險剿賊,又害怕失去官位。

“這樣吧。方知州和周參將去壽州,我和衛同知留在姜家湖,一旦查明賊人動向……如果賊人朝西去了,我就帶兵向西追趕,衛同知趁機收復霍丘。”

“好!”周撫鋒站起來大聲附和,“王老弟果然會打仗,你的佈置,俺老周無話可說。”

王端報之一笑。

最後,方誌平不忘叮囑王端,“朝廷的封賞已經下來,道生可在這裡暫留等待。我等先去壽州,一有訊息會通知你。”

黑牛帶著人馬去烏龍集,王崇義渡河南下,王端和王懷學的水兵留在姜家湖。

半日時間,王崇義就派傳令兵來傳話,霍丘已經人去城空,五營兵已經西走。別過衛廷玉,王端來到烏龍集。

黑牛拄著柺杖回來,對王端說道:“俺到集市察看回來,咱們要想長期經營這裡,就要建一座城堡,最好建在集市東面。”

“先等工匠遷過來再說吧。”

劉建廷不無擔憂說道:“如果總部搬到這裡,亳州距此四百多里,感覺像在千里之外一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四百里,在古代的交通條件之下,要走上八九天才能到,就算走驛站快遞也要一天。王端不能不做考慮!

除了亳州,旗山澤和無咎澤的十萬人口,二十多萬畝耕地怎麼辦,難道一同放棄?

大凡用兵打仗,最重要的莫過於糧草,糧食要靠農民種地獲得,所以需要一塊穩定的根據地!旗山澤和無咎澤已經開墾了二十多萬畝耕地,秋收馬上就要開始,隨後就是種植小麥。冬麥是必須種下的,否則就只能依賴從外購買糧食存活了。

公會要遷移,軍事力量也會隨著南下,北面的糧田怎麼辦?古往今來,糧食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決不能掌握在別人手中!農民離開熟田南下,再行開墾荒地,哪有那麼容易!

證本說道:“欲要成大事,先要有恆心。可以先收周圍的荒田,讓霍丘居民開墾,再逐步把北面的人口遷徙過來。”

“也好,可以先行文無咎澤,北邊停止開荒,將多餘人口遷徙過來安置。等冬小麥種下後,再一步步遷徙婦孺家眷過來,只留下部分丁壯留守,以後那些田地就當屯田吧。”

王端又說道:“最重要的是將工坊遷過來,抓緊選地方建造水壩、水利作坊,製造先進武器!”

證本提議道:“亳州太遠,又是大郡,不容易控制,還是捨棄的好。咱們現在兵力有限,人才不足,應該將亳州交給官府,將軍隊收縮到旗山澤,把文吏調到烏龍集來。”

王端也覺得亳州是雞肋,就聽從證本建議,讓劉建基到烏龍集來。

擔心手上火器威力不足,王端又去信,要宋雷帶一千騎兵和兩千米涅槍來支援。等宋雷到後,王端手上就有了一萬多士兵,加上先進的武器,足以和五營兵一戰!

一連兩日,有大量的難民自固始逃來,帶來了固始失陷的訊息。而霍丘光復的訊息不脛而走,很多霍丘難民嚷嚷著要回去。

證本提出一個主意,凡是要回去的,以從賊擬處。佈告發下去,多數人都閉嘴了,只有少數偷偷跑了。王端只能派士兵去追回,將他們吊死!

為了儘快安定人心,讓劉建廷安排人手測量田地,告訴難民,凡是留下來的,馬上分給田地,並保證給他們八個月的口糧。

人心暫時安定下來,戰事也已經迫在眉睫!

喜歡人在大明有事燒紙請大家收藏:()人在大明有事燒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